分节阅读 370(1 / 2)
价现在是14港币。”
“挂单,18港币,10万手”康佛儿脸色铁青,几乎是咬着牙报出了这个数字。
加上之前的两万手,这已经是上华科技20的股份了。如今康家手里即使算上客户委托管理的部分,也只有25而已。
而一旦股价超过20港币,之前持股观望的其他投资者和散货,必然会蜂拥出货
第五百六十二章桥牌
对康家来说,最好的结果自然是新科计算机放弃收购。港股科技类的的企业很多,何必在我上华一家吊死呢
六耳基金是有钱,但有钱的未必都任性,何况这次收购是以新科计算机公司为主的。溢价50到100是比较合理的收购成本,超过这个成本的收购,就不能说是成功的了。
那么对于庞舟来说,他究竟愿意为上华科技付出多少呢这是康伊文最想弄清楚的情报,但是很可惜,没有人知道这个底线。
刘辉是最希望新科计算机能够成功上市的,新科计算机上市之后,股价会走出一波上涨行情,这几乎就是明摆着的。公司里不少高层,甚至是底层的项目经理和关键位置的程序员,都拿到了不菲的配股。
只要一上市,新科计算机公司立刻就能制造出几十上百个账面上的十万、几十万,甚至是百万富翁来。
虽说配股只能分红不能卖,但绣城市里一群高官显贵关系户白手套手里捏着的认购股,那才是真正值钱的东西。多少人的身家,可全指望他这一次了。
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新科计算机重新取得核心力量。
是的,新科计算机公司这些年的地位,已经在逐年下滑了。以他刘辉来说,之前不过是泛翰研究院帝都研究所的营销部经理,手下有一支还算不错的软件市场营销队伍,可也就是几十人的规模而已。
因为手下人触了周硕的霉头,半是“发配”的给调到了新科计算机公司来。
新科计算机公司是什么规模不算别的。只是做软件外包的业务,一年就有五千万美元的营业额。如果再算上正在成长的定制外包和er软件业务。以及刘辉大力开发的国内软件市场,新科计算机公司1996年全年甚至实现了10亿人民币的营业额。
扣除各项成本和分红。公司仍然有两亿人民币的盈余。这么大一家公司,说句不好听的,他刘辉何德何能坐上经理的位置
但即使如此,泛翰集团内的所有高层都知道,新科计算机公司正在迅速的边缘化。这不是它不能赚钱了,或者规模变小了,而是它在技术上的成长呈现出一种乏力状态。
曾经新科计算机公司是周硕的心血结晶,里面有众多的技术大牛,他们开发出来的技术。是泛翰集团成长到今天的基础。
但现在,新科计算机公司里许多有前途的项目,都陆陆续续的被放到了泛翰集团其他全资子公司里面去了。比如说秋君的ws等软件项目,比如说电脑游戏项目,比如说嵌入式系统项目,它们这些项目一旦有些起色,就会独立出来成立一家公司。
直到最后,新科计算机公司的主要业务路线,完全被局限在了软件外包和er业务上面。从战略上来说。它已经是一片死地,没有未来。
刘辉最迫切的希望,就是公司上市之后取得一定的自主权,能够开展新的软件研发方向。他虽然一直是市场为王的倡导者。但毕竟在泛翰集团里工作了这么久,受到的技术至上感染也很是不浅。公司没有新的技术,未来就很难开发出新的利润增长点。一旦老的市场萎缩。自己这些人的出路在哪里
所以,一定要上市只有上市。新科计算机才有活路,才有希望。这是他最迫切的愿望。
可就算是这么渴望获得上市机会的刘辉,看到股市上挂出来的18港币一股的10万手卖单,脸色还是不由得变白了。
距离他的收购底线,已经只有4港币的差距了。再怎么渴望收购上华科技,刘辉也不会同意付出超过100的溢价。要知道这是新科计算机公司在收购上华科技,而不是不差钱的六耳投资基金。十二亿八千万港币可是相当于一亿六千七百多万美元,再多就超过新科计算机公司的支付能力了。
“吃下来,再挂牌,19港币收购上华科技。”
庞舟倒是没有一丝紧张,对于他来说这不过是中场休息之后的热身赛,一两亿美元收购一家公司而已,真的算不上什么太大的麻烦。
“庞总,要不我们缓一缓吧”刘辉咽了口唾沫,忐忑的说道:“以目前的行情,没有必要这么激进的收购。等港股大盘的跌势影响了上华科技,应该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从散户手里收取一部分股份。”
庞舟轻轻的笑了下,看向刘辉说道:“刘总稍安勿躁,再等等,再等一下就好。”
“不知道,庞总在等什么”刘辉这心里实在是七上八下,有点被这疯涨的股价吓坏了。在他眼里,看到的分明是对方吃定了自己要收购上华,肆无忌惮的拉升股价,想要趁火打劫一番。
庞舟指了指大户室窗边的一对藤椅和茶几,笑道:“咱们坐下慢慢说吧,对方这次应该会好好思考一下才对。”
刘辉看了看墙上挂着的大屏幕电视,果然等了许久都没有新的大额交易出现,只是时不时的有个十手、百手的卖盘出现,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来。他跟在庞舟的后面,在藤椅上坐了下来。这藤椅制作的很有艺术水平,不仅看起来古色古香富有自然的韵味,而且坐下去完全贴合他的腰身,一点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但这独特的藤椅完全没有吸引他的注意力,一挨落座,刘辉就急急忙忙的向庞舟请教起来。
“庞总心里肯定是有计划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让我学习一二”
庞舟笑笑,摆了摆手。他向刘辉问道:“刘总玩过桥牌吗”
“桥牌”刘辉愣了一下,不明白怎么突然转到了这个话题上,但还是如实说道:“我听说过,但不怎么会玩,平常也就是玩玩斗地主什么的。”
“哦,我在美国这几年,倒是想玩斗地主都玩不到。”庞舟遗憾的自嘲了一下,接着说道:“桥牌的玩法有很多种,但都会有一个叫牌的过程。大致来说,和斗地主开始叫分这个过程差不多,但也有些区别。具体的玩法我就不说了,关键是这个叫牌,它叫的都是最后胜利的条件。”
刘辉并不笨,甚至可以说是个脑袋非常灵活的人,不然他也不可能在营销市场上混的风生水起。庞舟稍微点了一下,他立刻就醒悟道:“所以说庞总和上华科技的大股东,之前是在叫牌”
“差不多。”
庞舟点了点头,对刘辉的领悟力也很佩服,笑道:“我出11港币叫牌,他回的是13港币两万手。这是一个试探,看看掌握上华科技的康家有没有出手的意愿。”
“那他们回叫了13港币两万手,说明什么”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是13港币二是为什么是两万手”
庞舟胸有成竹的说道:“13港币,为何不是12港币或者14、15港币康家在发战书,13港币,有本事就刚正面。”
“刚正面”刘辉知道这是一句方言,也明白它的含义,但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