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8(1 / 2)
康公司了。如果尼康公司不对资料进行补充更改,华晶集团保留扣留尾款、保证金和向法院起诉等所有手段。”
白石茉莉奈不等周硕说完,就一把抓起桌子上的草纸。这是一份中日双语目录,上面详细的列出了所有错漏技术的出处,以及这些错漏的证明过程。从这一点上来看,就知道周硕绝不是在危言耸听或者是虚张声势。
华晶集团真的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整个技术文件的验证这怎么可能这些人都是超人吗难道中国人这是把埋在渤海湾里的建国初期原子弹精英们都挖出来了吗开什么玩笑啊
然而等白石茉莉奈粗略的浏览了一遍这份目录,整个心情里就只剩下震惊了。没错,真的没错其实什么错漏,还不都是尼康主动搞的鬼作为光刻机事业部的部长,白石茉莉奈当然看过那份故意制造的错漏名单。显然那上面百分之九十的错误,都已经被发现了
“这,这怎么可能”白石茉莉奈两眼发直的喃喃自语道:“你们只有三千多人,想要在一个月时间里处理完这么多文件,这不科学”
“是谁告诉你,处理这些技术文件的只有大礼堂这里的三千多人呢”周硕笑了笑,轻描淡写的反问道。
白石茉莉奈忽闪着大眼睛,不解的看向周硕道:“恕我无礼,尼康对泛翰集团还是做过调查的。不得不承认,发动即将放假的学生和教授来做技术鉴定,确实是个很好的创意。但整个帝都和魔都附近,你能找到的恐怕也就只有这么些人吧。毕竟光刻机技术本身,应用面还是很小的。”
“没错,短时间内我能搜罗到的资源,可以说都在这里了。”周硕点了点头,倒是没有丝毫不满。商场上的情报战你来我往,本来就是各显神通的事情。情报工作做的不好,是万万赖不到对方太狡猾,只能怪自己太笨的:“但之后足足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尼康不会以为我们什么事情都没做吧”
“可是”白石茉莉奈确实觉得这里很不合理,按说正常情况下,周硕应该不断的从全国各地抽调力量,来支援华晶的资料鉴定工作。如果能够有五到六千人,这些资料一个月内才有可能完成鉴定。但现实情况是,确实在一周之后就再也没有其他人来到华晶了。
至于说可能把人员安排在别处,却也没见把资料向外运。这对于周硕这种谋定而后动的人,实在是说不通。
“呵呵,其实很简单。”周硕摇了摇头,看向白石茉莉奈道:“白石部长想知道真相的话,就请和我来吧。”
第三百二十八章醉翁之意
早在1994年中国就已经开通了互联网,但薄弱的基础设施和电信的不重视,使得在中国互联网服务的发展速度并不显眼。
虽然早在1995年5月中国第一个is提供商,瀛海威时空就已经成立了。但起码要等到1996年10月,中兴发大规模参股之后,瀛海威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才渐渐发展起来。在此之前,只能说它还是一个概念股。依靠卖c机和做做互联网体验服务,其资本增长的速度是有限的。
要到1997年2月,瀛海威的全国性网络才能开通。然而到了当年6月,回过神来的邮电部直接投资70个亿,建成了169拨号服务网络,这一下就把瀛海威逼到了墙角。
瀛海威可谓是用自身的遭遇,证明了在中国is没有背景,那是绝不可能做起来的。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至少在1996年的时候,在白石茉莉奈脑海里,中国绝对应该算得上是一个互联网荒漠。按照日本人掌握的情报,如今中国应该只有很少一部分科研院所才通了互联网。至于说校园网或者拨号服务,那还是没有影子的事情。
“周桑,你给我看的这是什么”白石茉莉奈眨巴着眼睛,好奇的跟在周硕的后面。
“嘘”周硕伸出手指来悄悄的拨开帷幕旁边的幕布,那里是通往后台的必经之路。然而此时,整个后台却见不到任何和表演相关的东西。一排又一排的计算机,几乎充满了所有能够找到的空间。
“这是”白石茉莉奈惊呼一声。从她的角度看去,这些电脑几乎有数百台。一眼看过去。真有后世那种超大型网吧,一排又一排震撼人心的感觉。
“这是数据上传中心。”周硕略微有些自得的说道:“光刻机的技术资料在这里上传到服务器。然后由全国各地的其他大学通过拨号服务,进行下载和任务分配。”
“泛翰集团并非没有了后续动作,我们紧急和十余所相关院校达成了合作协议。不仅花费巨资,捐献了大量的计算机用于建设机房,而且全额负担了他们的上网费用。这可不是一笔小钱,我们国内长途价格是很高的。”周硕无奈的笑了笑,接着说道:“使用拨号网络传输数据之后,华晶的实际动员能力甚至能达到上万人。”
“上万人”白石茉莉奈一阵眩晕,不可置信的看着周硕道:“就为了纳米光栅技术。这样的代价值得吗”
要知道虽然整个项目是由科委出面进行动员的,但这并不是说泛翰集团就不用花钱了。从这些聚集到华晶的师生们衣食住行,到向各大院校捐赠的计算机、以及计件支付的报酬。单是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泛翰集团至少就花用了三千万人民币出去。
这可是1996年的三千万,这时候全中国能有三千万资产的公司又有多少周硕少说也是花掉了一座百人规模的工厂,这笔钱如果投入到商业流通领域或者金融领域,至少也能做一个市长亲自主抓的招商引资项目了。
周硕轻轻的笑了笑,指着后台一片倒伏的工作人员,轻声说道:“白石部长还请小声些。我们的工作人员刚刚睡着。有什么话,咱们出去再说吧。”
周硕并没有告诉白石茉莉奈,这三千万的投入并非浪费,实际上却是有着长远的规划。和瀛海威不同。周硕的眼光能够看到很远的未来。在国内做is确实不容易,但却并非一点机会也没有。诚然私企搞is绝对是找死,只电信提高线路费用就能绝了瀛海威们的盈利可能。
至于说想在国内铺设私人线路。那就更不可能了。不说铺设线路这种事情需要多大的投资、多少征地施工的麻烦事。单只拿到通讯许可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邮电部可是个垄断部门,就不可能给自己放出个竞争对手来。
周硕这三千万表面看似为了得到纳米光栅技术打了水漂。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效果卓越的广告。在一片互联网荒漠的国内,这可是第一个提供拨号服务的渠道。对于这个年代需要上网的人来说。根本不在乎什么网速啊、服务啊、费用这一类问题。
首先解决有无,再解决数量,最后解决质量。这是中国人发展技术,一直以来都秉持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