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6(1 / 2)
了两下说道:“那就把样品尽快送回国内去,不管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国内肯定要自己再测一次才能相信。”
她把手里的纸扔会桌面上,叹了口气看向永山绚斗说道:“永山君,换成你,你能相信吗中国人刚刚突破了05微米工艺,咱们的成套技术还没有消化完,现在就已经能够生产035微米工艺的芯片了”
“会不会”永山绚斗想了想,试探的问道:“是中国人委托代工的结果毕竟之前华晶招标,咱们可是刚被摆了一道。”
“这也不是不可能。”白石茉莉奈想了想,艰难的点头道:“但是035微米工艺已经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了,全世界在使用这种工艺的代工厂可是没有几家。以尼康在业界的地位,想查明是很简单的事情。在这种地方花小心思,不会有什么作用。”
“这么说,泛翰集团是真的能做的035微米工艺了。”永山绚斗脸上难看的要死,实在是想不出来为何会有这种可能:“这从他们自称掌握05微米工艺之后,到现在不过三四个月的时间。就算那时候开始有现成的成套技术给他们消化,到现在也不可能出成果啊。”
“未必。”白石茉莉奈目光中炯炯有神,浑不似一夜没睡的样子:“你想想看,中国人的中科院刚刚完成了08微米工艺技术的开发,不到一个月泛翰集团就拿出了05微米工艺光刻机。这次也是,拿到我们尼康05微米光刻机之后,不到一个月就又拿出了035微米技术。”
白石茉莉奈抬头看向永山绚斗,玩味的问道:“从这两个结果来看,你有什么想法”
永山绚斗皱着眉头,在实验室里渡着步。半晌时间之后,他才深呼出一口气,看向白石茉莉奈说道:“部长的意思是,泛翰集团掌握了一种能够直接把光刻机工艺提升一代的技术这种技术应该不是现行光刻机体系内的,而且应该是很容易就能实现的技术。”
这对永山绚斗来说,实在是一个很难下的结论。这不仅说明尼康对中国大陆的技术封锁,从此化为泡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条新的技术路线,是否具有继续升级的潜质美日欧对于光刻机的技术,向来是不吝于投入的。这也造成了在各个技术指标上,光刻机都处于极度开发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想要再进一步,真的就要百尺竿头才行。如果有一种新的减小线宽的手段,那它的可提升空间可就太大了。
“从泛翰集团这两次提高的芯片线宽来看,我觉得他们掌握的很有可能是浸入式光刻技术。”白石茉莉奈敲了敲桌子,若有所思的说道:“从对泛翰集团出产的u盘芯片研究,和这次的芯片的准确线宽测量上,我们得到的数值基本符合纯水14的折射率。”
“可是,浸入式光刻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永山绚斗下意识的反驳道:“隔水光刻胶,空气排出和光源。浸入式技术早在八十年代就有人提了出来,但是一直没有进入实际应用就是因为它需要克服的问题太多。”
“总之,先把芯片送回国内去做个测试吧。”白石茉莉奈摇了摇头,站起身来说道。
如果泛翰集团真的掌握了浸入式光刻技术
白石茉莉奈晃了晃头,几乎不敢想象这一点将对整个世界的电子产业布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唯一能够肯定的是,尼康内部一定会为此掀起滔天巨浪。唯一的好处就是,她的失职恐怕不会再有人去追究了。和浸入式技术比起来,纳米光栅技术在尼康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第三百二十五章鹤田专务
尼康的总部里,一众高层都在会议室中安坐。由于日本企业向来使用年功序列体制,使得这里几乎成了老年人的专属。年轻人甚至是中年人,只能安静的等在外面,或者在更远的地方翘首以盼。
“诸位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都可以说说嘛。”尼康的木村社长放下了手中的文件,扫视着在座的其他企业高层。
尼康的纳米光栅技术并非是其自行研发的,从本心上来说,在座的诸位并不认为这个技术有多么的重要。虽然是非常尖端的探测测量技术,但要说一项技术就能导致帮助中国产业升级,那纯粹就是个笑话。
但已经冒出头角的沉浸式光刻技术可就不一样了,如果真的像白石茉莉奈猜测的那样,能够达到提升一代技术的程度,那可就意味着大笔、大笔的金钱。和泛翰集团不一样,尼康得到沉浸式光刻技术,立刻就可以应用到光刻机上面,而不用费力气去消化吸收。这是整个科技体系带来的优势。
若非担心再培养出一个竞争对手来,尼康是不介意向泛翰集团提供纳米光栅技术的。正所谓崽卖爷田心不疼,用一项基础性的外购技术,换一项自身的战略性技术,这笔生意是亏是赚只要有脑袋的人都分得清。纳米光栅本身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关键技术,而是基础技术。如果单从经济角度考虑,它创造的价值绝对不会比沉浸式光刻多。
但是当尼康得知泛翰集团之所以能够掌握05微米工艺光刻机技术,并非是在整个系统的性能上得到了突破,而是使用了一种可能是沉浸式光刻这样的增益技术。那他们的竞争力就丝毫不需要担心了。尼康得到浸入式光刻的核心技术,做的只会比泛翰集团更好、更快。几乎立刻就能确立全球第一光刻机生产商的地位。
说到底,泛翰集团的光刻机技术。只不过是无源之本、漂泊浮萍罢了。没有中科院研发的08微米技术,他们就不可能生产05微米工艺光刻机。没有尼康的05微米光刻机,他们也就没有035微米技术。只要有了沉浸式光刻技术,过两年尼康连018微米工艺说不定都研发出来了,甩开中国人两代根本没有丝毫难度。
“我看这件事可以考虑。”坐在社长下手的鹤田专务扶了扶眼镜,沉稳的说道:“如果泛翰集团掌握的真的是沉浸式光刻技术,那对我们尼康来说价值毋庸置疑。阿斯麦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取得了太多的助力,尤其是美国人对日本市场开放性的批评,更是加重了这种偏移性。如果我们不能扭转这种倾向。在下个世纪光刻技术还能不能跟上阿斯麦的脚步,可就不得而知了。”
鹤田专务看了看陷入沉思的众人,斩钉截铁的说道:“对于尼康来说,最危险的敌人并不是泛翰集团,更不会出现在中国大陆。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尼康光刻机唯一的敌人只有阿斯麦。得到沉浸式光刻技术,对尼康来说至关重要。”
鹤田这话倒是说到了众人的心坎里,其实不用等到二十一世纪,在这个时候尼康光刻机就已经显出了颓势。谁叫尼康一直是自己一手包打江山。而阿斯麦却是集合众人之力尼康说到底,也是一家光学企业而已。它能生产光刻机是因为光刻机70的成本都是光学镜头,但光刻机的性能指标却不仅仅由镜头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