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1 / 2)
呃,难道是在放烟雾弹迷惑我
第四天,北朝公司的技术人员们在唐人街举行公司聚餐。
这,肯定是敌人的诡计,想要我放松警惕,我才不会上当。雷蒙德,给我加快开发进度
第五天,北朝公司的技术人员们在海边晒太阳。
连续五天的消息让杰瑞有些拿不准事情的真相,难道真是自知完成无望,干脆自暴自弃了
第六天,北朝公司的技术人员们开始学习ter网络知识。
杰瑞松了口气,对手转变了业务方向,看来真的放弃了吧
第六十一章胜负
第七天,杰瑞悠闲的吹着小曲,从他那辆最新款的庞蒂克火鸟跑车里钻出来。他今天早上心情非常不错,还特别和妻子进行了一次友谊赛,虽然因此迟到了一点,不过谁在乎呢
现如今他真可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风得意马蹄疾。无他,赛程过半却不见对手奋起直追,胜利已经是唾手可得,怎么能不得意欣喜呢
他刚踏进公司,一名文员便着急火燎的跑了过来。
“嗨,安妮,你又把我的办公室烧着了吗哈哈哈哈”杰瑞向跑过来的安妮大声的笑着。
“嘿,老板,你看到这条消息之后希望依然还有好心情。”安妮将手里的打印纸交给他。
杰瑞抬眼一看,瞬时间便觉五雷轰顶、魂飞魄丧,哀嚎道:“这不科学”
只见纸面上写着的,正是拉科et印刷设备公司出具的传真,通知他北朝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的er定制软件以及编写完成,请他来监督验收过程。
“混蛋,这是怎么回事”杰瑞将传真团成一团,再撕了个粉碎。
他跑到程序开发项目组,喊来了雷蒙德。
“快点,收拾一下,我们去拉科公司。真该死,这t是中国人的戏法吗”
俩人坐上汽车,飞驰而去。下午到了拉科公司的厂部,这时候不光约翰逊和周硕等人在场,电路印刷相关的不少企业主也都出现在了这里。
“嗨,杰瑞先生,你来啦,我们大家都等你了。”约翰逊先生远远的就打起了招呼。
杰瑞根本顾不得礼貌了,见面就问道:“该死,这是什么鬼情况,北朝公司不可能这么快完成开发。”
周硕这时也走了过来,也不只见他为杰瑞的脏话生气,笑眯眯的说道:“呵呵,非常抱歉杰瑞先生,我们确实已经完成了软件的定制开发。”
“这”杰瑞拼命转动着脑海,实在想不出来他是怎么做到的。语无伦次道:“肯定是假的,假的”
周硕转过头来,向着约翰逊先生耸了耸肩,表情无辜的说道:“看来杰瑞先生受到了不小的刺激,咱们还是先进行软件验收吧。”
俩人正要走开,杰瑞突然上来拽住周硕的衣服,可怜巴巴的问道:“这不可能,你是怎么做到的,总不成是中国法术吧”
周硕抿了抿嘴,无奈的说道:“好吧,既然杰瑞先生这么想知道,那我就勉为其难的告诉你”
他的话音未落,周围所有的人都竖起了耳朵。这事儿也确实太神奇了点,游山玩水的竟然就把事情给办了,这还要不要认真工作的人活了
就听周硕说道:“先生,你听说过互联网嘛”
“互联网”杰瑞愣了愣,说道:“当然听说过,不仅听说,我还经常使用它啊。”
周硕呵呵笑道:“那你知道在中国,今年已经实现了互联网接入吗”
杰瑞茫然的摇了摇头,他又不是专业的网络科技新闻记者,这么生僻的事情怎么会知道
“实际上”周硕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我在中国有上百个程序员,只要一封电子邮件过去,他们就能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工作。而他们的月薪,甚至不如你的时薪多”
杰瑞傻傻的站在原地,打破他的头也想不到,上万公里外一个陌生国家的细微改变,竟然是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
他看着周硕的笑容,感觉这个中国人就好像鲨鱼一样。只是些微的血腥味,竟然就能找到大洋彼岸来,将自己做了一道大餐。他的笑容里,不正是满满的嗜血和疯狂吗
至于说怀疑他的软件技术水平,别开玩笑了,连微软都没有挑出毛病来,他能做什么
杰瑞万念俱灰的瘫软在地上,等待他的将是十年奋斗,一朝丧尽
在众多企业主们期待的目光中,拉科et印刷设备公司的定制er系统开始试运行了。
企业运营信息全面收集,库存压力减少了30,生产控制被实时的反应到其他部门,整个体系内所有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得到相应的信息
当一套er系统运行起来的时候,它的优势被如此直观的放在企业主们的面前。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轻而易举的就征服了他们。
信息化、网络化的大潮,才刚刚体现出它的威力。不论是在杰瑞身上,还是在企业主们身上。
“周先生,我是雷切尔电子浆料公司的老板,希望你能为我的公司开发一套er系统,这是我的名片。”
“我是塑胶薄膜的供应商,我也希望能够使用这种er系统”
“我是电路设计公司的,这种er系统有没有适合我们公司的设计”
周硕一手忙着收名片,一边还要满口应付着这些人的询问。一时间,恨不得立刻就有八张嘴二十四只手才好。
再看那边,杰瑞已经没有了身影。软件市场上往往就是这样,一旦掌握了先发优势,后来者往往连第二都没得做。
以微软来说,s95一出,他的市场老大地位便数十年没人能够撼动。为何说白了还不是一个数据格式的问题。如果ux能够使用s系统的软件,甚至是读取s软件文档的数据,也不至于让它一家独大。
软件市场上,往往只能是一场零和游戏。以er系统来说,因为只要在一个行业里打入一颗楔子,那么后来的厂商为了配合供应链的需要,就必须使用相同的系统,才能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最终就是谁最先进入,谁就能掌握大片市场。而市场的标准,便是由这些用户最多的系统来确立。
而软件行业,积累往往是非常重要的。资源的积累、人才的积累以及源代码的积累,这种优势一旦确立起来,就很难用后发方式追上。这其中,尤其以源代码的积累最适合企业定制软件行业形成优势。相对于商品软件的技术含量和人才需求,企业软件的进入门框比较低,但是利润也因为销售对象专一而相对微薄。
这时候,一家拥有丰富源代码积累的软件服务商,就可以凭借这方面的资源优势,提高源代码的利用率,缩短开发周期,进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