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1 / 2)
头高兴的施了个礼告辞了,他也明白只有自己伺候好王爷,京里贵妃就会罩着自己的家人,自己的长子仕途定然一帆风顺。
“见喜,你和大管事商量一下,看看府中的人还有谁不能回家过年,愿意来这的,安排人把他们全家接来一起过年,不愿来的,买些过年用的送到家里”王太医出了门,赵柽招手叫过见喜吩咐道。
“二爷,那可是不少人呢,花费也不少啊”见喜大概算了算说道,他知道王爷一项财迷。
“你啊,钱该花的就不能小气,大家辛苦一年,连家也回不了,年也过不好,不要心疼那点钱,这次来回路费,吃喝都记在府里的账上,将外院的房子都收拾出来,不行咱们不还刚收了个庄子吗,安排在那边也行啊”赵柽敲了见喜下说道。
“是,小的马上去办,大伙听说了不知道多高兴呢”见喜笑嘻嘻地说道。
“二爷,把我的爹妈接来可以吗”一边的桂花听了半天了,小心地问道。
“你说呢你要不是府里的人就算了”赵柽看着她紧张的样子,逗她说。
“我就是府里的人,谁敢说不是”桂花一听就急了,看看坏笑的王爷,脸一红,“二爷就会欺负人,我马上给爹娘写信去”小丫头娇嗔着说道,高高兴兴地去了。
这边刚收拾好,赵柽忽然听得外边传来阵阵的敲木鱼声,隐约还能听到诵读佛经的声音,“二爷,一定是和尚们来化斋了”见喜看赵柽不解,急忙在边上解释道。
“走,咱们也去看看热闹”赵柽皱了下眉说道,他来的这个时代,别的了解不多,却补上了中国传统节日这一课。
古代的各种各样的节日太多了,有些节前世闻所未闻,就说刚过去的冬至,虽说也过,但是哪里有这么多讲究,也就是吃点饺子就算完了,可这会儿却当成个大的节日来过,人人穿新衣,家家备办酒菜,祭祀祖先,当做新年来过,号称亚岁,据说京城中皇上要祭天,出动万人,规模更大。
赵柽和见喜穿堂过户来到府门口,只见门外几个和尚站在门外,都穿着崭新的僧衣,披着大红袈裟,当头的一个年轻力壮的捧着一个铜沙罗,上面端坐着个檀香木雕的佛像,刷着亮闪闪的金漆,拈花微笑,看着就价值不菲。他身后是两个和尚分别拿着木鱼云板边敲边诵经,剩下的背着褡裢,看样子是收受布施,当苦力的。
“二爷,您过来了”看到赵柽过来,两个门子施礼道。
“敲了这么半天了,他们怎么还不走,是不是没给东西啊”见喜问道。
“三管事的已经舍了他们几升白米,可他们嫌少,赖着不走,还想要点钱,三管事的回去取了”门子回答道。
“他们有劲儿就让他们敲吧,一群寄生虫,一个子儿也不许给他们”赵柽摆了下手不屑地说道,这些僧人每天只是诵经念佛不事生产,庙里一般都广有田产,雇着佃户种地收租还不用纳税,根本就不是缺钱的主,现在只是变着法的敛财,赵柽懒得搭理他们。
第一卷我的地盘我做主第三十三章有钱也不给他们
门子诧异的看了眼赵柽,王爷怎么对和尚们有意见啊,难道不怕神佛怪罪吗,他不知道赵柽根本就不信这些东西,前世他杀人放火的事情干多了,老天爷却没把他怎么地,还让他转世当了个王爷,虽说这个王爷比较倒霉吧。
咚咚锵锵,咚咚锵锵门子愣神的功夫,又传来一阵锣鼓声,几个人穿的衣衫褴褛,脸上却抹的五彩缤纷,各个跟鬼似的,敲锣击鼓,嘴里也没闲着,呜哇乱叫着奔门口来了。
“打夜胡的来了”门子惊呼一声,就要关门。
“田叔,你关门干啥”赵柽拦了下问门子道。
“二爷,他们都是过不去年的穷人乞丐,每到这时候,装扮成神鬼、判官、钟馗、灶王鬼怪的样子,敲锣打鼓,佯称给主人家驱疫逐鬼,讨些酒食,一拨儿给了,马上就来另一拨儿,最是麻烦”门子急忙解释道。
“哦,那咱们还等什么啊见喜你去拿点钱,田叔你去厨房弄点腊八粥,叫管事的拿些白米给他们。”赵柽听完吩咐道。
“啊”门子懵了,有钱不给和尚,给乞丐,王爷是想干什么啊
“啊什么,快去啊”另个上岁数的门子说道。
“二爷是”
“二爷是什么人你们还不知道啊他那是看不得穷人,瞅瞅咱们身上的新衣服,兜里哗哗响的铜子,不都是二爷给的吗”年老的门子说道。
“哦,对啊,二爷悯穷惜贫是好人啊”两个门子一溜烟儿的忙活去了。
和尚们看到一群人到了门前,敲着没有谱的锣鼓,跳着踩不到点上的舞步,嘴里高喊着嘢呼啊,都不屑的撇撇嘴,心里都想,我们是正宗的佛门弟子,颂的是正经八百的金刚经,这家人就给了几升米,连个铜板都没有见着,你们这群穷要饭的恐怕白米都混不上,瞎折腾吧
“钟馗到,小鬼跑”
“灶王到,家宅宁”几个人蹦着跳着,嘴里唱着吉祥话,比那边和尚的场子多了几分热闹。
“来,来,各位辛苦,我家主人给各位备了腊八粥,先喝碗点点肚子”这时门子出来了,他后边跟着几个厨房帮厨的杂役抬着粥桶,抱着一摞碗,赵柽吩咐门子搬来张桌子,摆上碗,盛上热粥,招呼他们过来。
这大冷天的能喝碗热气腾腾的粥,那真是见美事,几个打夜胡的有些惶恐,齐声到了谢,放下手里的家伙,把手在身上蹭了蹭才端起碗喝粥。
赵柽装出一副好奇的样子,上前摆弄着他们的锣鼓,叔叔大爷的亲热的叫着,一碗粥还没喝完,就和几个人混熟了,“大爷,今年年景不错,日子还好过吧”
“唉,小公子啊,你不知道,虽然今年收成还好,可是前几年连年蝗灾,田地歉收,我们只能借债度日,今年收的粮食还不够还债啊,我们不得已出来厚着脸皮讨点东西,否则年都难过啊”老汉叹口气说道。
“是啊,虽然收成好了,可是收的税比往年也长了三成,我卖了牛才勉强交上了夫钱,杂变,开春都不知道怎么办呢”另一个汉子喝口粥摇着头说道。
“见喜,给每位两升白米,一陌铜钱一百文”赵柽说道,从他们的生活看现在他爹已经从小打小闹偷偷摸摸的搞展到无法无天的折腾了,导致现在财政出现赤字,不得不开始用蔡京增税了。
“谢少爷,谢少爷”几个打夜胡的接过东西不停的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