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6(1 / 2)
吴解闷闷不乐地将酒喝掉,自己动手斟满:“她的情况其实就是妖气被文华侵蚀,不断损伤本源。如果有灵药补益的话,其实应该能够维持下来的。”
“是啊,前提是她不能生孩子。”萧布衣叹了口气,“你看到她的孩子了吧”
“嗯,很乖巧很听话的孩子,像他爹小时候一样乖巧,又秀气得有点像他娘,的确是个好孩子”
“为了这个孩子,她可是把命给拼上了。那天只要你师弟晚来一步,她就死定了”
“安师弟炼丹的本事一等一的高明,可他炼丹的速度实在有点慢”
“话可不能这么说,造化金丹这种能够让人脱胎换骨转弱为壮的灵药,能炼得出来就很了不起,肯拿出来更是极大的人情啊”萧布衣想到了什么,忍不住苦笑起来,“你们大门派真是家底丰厚,这些年来,陆陆续续送来了好几种人间灵药。尤其那次的造化金丹和这次的不死神方,可都是足以在散修们之中引起小规模战争的宝贝啊”
“再好的宝贝,也是给人用的。”吴解不以为意,“造化金丹我没了,不死神方倒是还剩两颗。”
说着他拿出一个瓷瓶递给萧布衣:“可惜这东西越吃效果越差,到六颗就是极限了。否则没准真的能把她救活”
“少年丧亲、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孤苦伶仃、辛劳一生、茕茕孑立、无友无朋当年我们帮他借来的文运太多了啊”萧布衣叹道,“天妒英才,文章憎命达啊”
“回头看去,我们当初太鲁莽了”吴解黯然长叹,“那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懂,全没想到过犹不及的道理。历代大能之士里面,能够逆天改命的比比皆是,可谁曾做到我们这个程度不是他们做不到,而是他们知道后果啊”
“不过这些年来,林尚书行善积德,做了无数的好事,更重要的是他几乎不写诗文了我看他的气运似乎在发生变化,或许不会倒霉到那个地步吧。”
“这些年来,多亏道友护持舍弟吴某不胜感激”
“你说这话我可当不起,我横竖要找个地方隐居,住在长宁城也挺好的,谈不上出什么力气。反倒是道友送给我的那几本笔记,可是为我指点了许多迷津萧某能够踏入通幽之境,日后腾云驾雾出入青冥,离不开道友的提携指点。要谢的话,也该是我谢你才对”
这一顿酒喝了差不多两个时辰,酒楼上食客来来往往,却没有谁看到两位仙人在角落对酌。
等到酒足饭饱,天色也已经暗了。
“好了,我该走了。”吴解看着已经初升的新月,细细的月牙宛如女儿家的眉毛一般,“下个月十五,我要去小星天参加三教演法。若是此行能够有所得,或许便能解决麓山的麻烦”
“说不定我也会去。”萧布衣说,“不久之前,苏师兄来见我。说独木林老榕公最近还丹成功,打算自开一派旁门。他已经决定加入了,还邀请我也一起加入。我正琢磨着要不要加入呢。”
“你不是一直很想要有个门派吗老榕公名声不错,为人厚道,朋友众多。这个门派应该很符合你的要求啊。”
“可那毕竟是妖修的门派,我身为人族,不合适啊”萧布衣叹了口气,“老榕公的朋友大多是树精之类,千儿八百岁的比比皆是。我一个五十岁都不到的小字辈,跟他们相处,总觉得很有压力你说我该怎么办”
吴解哈哈大笑:“我可没办法替你拿主意。你是神算无遗策的布衣神相,是好是坏,你比我看得清楚多了”
说着他拱了拱手,举步走出酒楼,整个人化作一溜火光,朝着南方飞去。
萧布衣在窗台边目送他远去,歪着头想了想,哑然失笑。于是回到酒桌前重新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
“说得也是。我自己的事情,当然应该我自己来决定。”他喝完了这杯酒,神情渐渐坚定。
“别人的东西再好,终究也不是我的。老榕公的门派或许很好,可不适合我,也是枉然既然如此,也只好辜负苏师兄的一番美意了。”
说完,他的声音渐渐在月光下隐去,只留下桌上的残羹冷酒,还有一小锭银子。
第四章望灵山仙云数重
“都到齐了吗”韶光真人最后问了一遍,得到肯定答复之后,便带着一群徒子徒孙们走出了青羊观大殿,来到了殿后的空地上。
地上趴着一只两尺左右的白色乌龟,犹如白玉雕刻的一般,一圈圈细小的旋风环绕着乌龟的身体,看起来很有些奇怪。
“这是本门一位已经飞升的祖师炼制的法宝,穿云龟。”负责带队的将岸脸有点红,“那位祖师的本事的确是很高明的,但爱好比较奇特”
吴解等人表示完全理解这爱好已经不仅仅是奇特的问题了
一只憨态可掬的玉龟,结果却是能够高速飞行甚至抵挡空间乱流、在九州界和小世界之中穿梭的奇妙法宝吴解分明看到不止一个师弟目瞪口呆,就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而且好笑。
那位祖师的审美观,当真令人不敢恭维
吴解正在感叹,将岸已经走到了玉龟的面前,抬脚朝它踩去。
下一瞬间,他就消失在了大家的面前。
“咦”纵然是在严肃的副掌门面前,二十七代的弟子之中也有好几个忍不住惊叫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好奇怪的,须弥芥子之术罢了。”张龙轻描淡写地解释,“法宝防护的面积越大,防护力就越弱。所以为了尽量提升防护力,自然必须减小防护面积喽。”
弟子们之中已经有人恍然大悟,但还有人一脸茫然。
“之所以使用须弥芥子之术,让大家变小了藏身玉龟之中,就是为了尽可能减小这件法宝的尺寸,使得防护力增强。”张龙索性把话说明白了,“这个思路,日后你们炼器也好、修炼也好、做事也好,都值得借鉴。”
“山不来找我,我便去找山。”易悌若有所思,“一味死磕并不可取,为了要够达到目标,有时候换个方向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