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 / 2)
,收入也才能勉强跟支出持平,但也没什么继续,一旦有个什么大病小灾的,连住院费都交不起。
“以前总觉得咱家虽然困难,但也总觉得是暂时的,现在才知道情况坏到什么地步了。”
林俊手指轻点着桌子,表情凝重的说道:“这还不止,四年以后姐姐初中毕业省高中,而我则要上初中,学费会再翻一番,以后上大学的费用对咱家目前来说更是一个天文数字,怎么能上得起不上的话,辍学参加工作,这个年纪,这个恶化的形式,能找到什么好工作”
这可不是林俊杞人忧天,危言耸听,重生前的这些事情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大学扩招,普及高等教育,大学生却是多了,可是学费也高了。他们家亲戚中,八零后这一代七八个孩子之中,就只有两个上了大学。
其他没上的,早早的就找了份工作,每天起早贪黑的给个体私营单位干活,临到月末的时候只能拿到二三百块的实习工资。找老板理论,对方总是能拿出一大堆的理由来证明,这二三百块的工钱都是老板发了善心的结果,不倒扣钱已经是人道的做法了。
出路在哪里林家上下都觉得是两眼一抹黑,看不到丝毫光明。这个时候,敲门声响了,外面有个小伙子在喊:“林俊是这家的么有你的挂号信。”
稍后还有一章,例行求收藏和推荐、
第七章 来自南方的消息
更新时间2010518 22:08:40字数:3001
这一声吆喝打破了林家凝重的气氛,林俊一骨碌爬起来,飞奔出门,家里的另外三口人也好奇谁会给这小子寄信呢,一路跟了出去。
门外,一个二十来岁年纪,身材高大,骑着喷了绿漆的二八自行车的小伙子,正跨坐在车上,一只脚撑地,手里捏着两个信封。
“小孩,林俊是你们家的吗”邮递员问道。林俊点点头,说:“我就是林俊。”
邮递员一愣,神情有些疑惑,看了看信封上地址,确实没错,心说写收信人的时候寄信人在搞什么鬼,怎么会写林俊先生呢,应该是林俊小朋友。
不过他还有很多信要送,没必要在这种事上多耽误时间,把信一递,匆匆而去。
林俊拿在手中看了看,上面的一封是上海寄来的,地址写的是小说家报的编辑室,父母姐姐脑袋也凑了过来,好奇的问道:“小俊啊,谁寄来的信啊”
林俊也不回答,迫不及待的撕开封口,拿出里面的信笺匆匆扫了几眼,心情由兴奋转而变成了深深的失望。
信里面把他寄去的炎黄劫的稿子狠夸了一遍,说了不少的溢美之词,临末了,却说这样的小说不符合他们刊物所面向的读者群体,所以不能刊登。
林俊暗骂一声,自己确实有些自信心强的过头了,小说月报虽说是国内小说类刊物的一把手,但是题材都是面向严肃写实的,读者群也都是些文化水平高的知识分子或者官员之类的,毙掉自己的稿子,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林俊心里不痛快,但是这事儿也怪不得人家编辑部的人没眼光,说实话,能回个信过来也算仁至义尽了。
君不见几年之后各种刊物纷纷冒头,参加征稿的人也多了,被刷下来的稿子无一不是石沉大海,林俊现在的待遇可比那些人强得多了。
他把这封信递到父母手里让他们传阅去了,手中的第二封信,却是今古传奇寄来的,摸着差不多的信纸,林俊有些犹豫还要不要看。
从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现在的却丧失殆尽,心里盼望着这封信的内容与前一封不同,却又害怕拆开之后失望更大,心里万分纠结啊。
这个时候林苗突然一巴掌拍到他的肩膀上,由衷骄傲的说:“小俊啊,你还真了不起,写的小说虽然没发表,但是人家肯回信鼓励你,就是对你的肯定,再说人家还把你推荐给了一家叫什么传奇的杂志呢,别灰心,一家不行,第二家准没问题的。”
“啥”林俊刚才只是大略一看,知道人家不肯发表自己的小说就丧气了,后面的内容根本就没仔细看,这么说人家还好心的推荐到了一家题材类似的刊物的编辑部去了
这倒是个好消息。
不会是今古传奇吧
数来数去,全国目前类似的刊物中,也就是俗世传奇的小说,娱乐性最强,未来的新武侠,诸如凤歌,步非烟之类的都是从这里火起来的。
如此说来,这第二封信里,到是捷报的可能性更大呢
林俊觉得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真是太没出息了,大不了再写一本,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又有着未来十五年的信息,这就意味着有比别人更多的通往成功的机遇,所以,一定要淡定。
拆开信封,依然是薄薄的一张信纸,没有合同书也没有汇款单,不过林俊觉得自己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第一次彻底的失败了。
展开信仔细的读了一遍,林俊闭上眼睛,久久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这一次他没有失望。
“怎么样,儿子,这封信上说啥”父母迫不及待的像知道信里的内容,林俊写小说的事情一直没有正式的跟他们讲过,他们俩也没有去刻意询问,没想到自己儿子写出来的小说,人家大编辑居然回信夸奖了一番,这在他们看来可是无上的荣誉。
“宝贝儿子越来越惊人了”林建国两口子喜滋滋的,不过心里也有些担忧,儿子这么小脑袋里想这么多东西,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我曾经给两家小说类的刊物寄去了样稿,其中小说月报已经明确的驳回了,而另一家是娱乐性较强的今古传奇,现在他们来信说对我的小说兴趣很大,有意在他们的书刊上长篇连载,只不过具体的一些细节,需要再商谈。”
全家上下喜出望外,就连老迈的奶奶,听了也开口笑了。
林俊初始的患得患失,皆因他把投稿之事想的太过简单了,原以为对方如果看中,自然会将稿费汇过来。这些都是日后那些个故事杂志征文的正常程序,不过那种情况下是因为杂志长期征稿,写明了待遇,而且面向的作品也都是些豆腐块类的文字。
假如林俊写的,是短篇或者中篇小说,自然会如此,可是动辄几十上百万的小说,光算稿费就是一笔不小的不小,断不可能这么儿戏。
双方条件必须得说清楚,不然一旦闹出什么分歧,那时可就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