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边军一小兵 > 分节阅读 697

分节阅读 69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听,有内应。”

果然,城中若隐若现响起了“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的歌声,声音越来越大,最后似乎响彻云霄。

然后安丘县城门打开,老胡睁大眼睛:“又下了”

下午,高密县城。

老胡骑在马上,他看城门大开,从城门内络绎不绝走出投降之人,他们有官吏,有军将,有士兵,还有城中乡老士绅。他们穿得整整齐齐,走出城外后,就遥遥对这边跪下,然后起身,又跪下,就这样一直跪着过来。

然后城中是铺天盖地的欢呼声,那是百姓在欢呼。

老胡目瞪口呆地看着那边,他喃喃道:“闯王真这么得民心吗”

他睁大眼睛说道:“果真得了天下,我们也算从龙功臣了。”

看孔三脸色铁青,他忙陪笑道:“玩笑话,玩笑话。”

孔三不语,良久他冷笑一声:“愚夫愚妇,只知眼前小利,到时有他们苦头吃。”

老胡附合道:“确实愚昧无知,愚昧无知”

山东的消息源源不断汇集到都护府,现在情报部全力运转,几乎每天都有最新消息传来。

都护府所有重要官将也汇集在大将军府,他们每天看着沙盘地图,在上面绘出闯营的最新进展,各方面形势分布情形图表等等,局势进展到哪一步,一目了然,一看便知。

流贼在山东会所向披靡不出他们意料之外,但顺利到这一步,则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

这内中太多的官将投降了,特别内中太多的百姓响应,让王斗身边很多人理解不了。

最新他们还得到一份情报,总兵刘泽清有一些部下是陕西人,为了顺利从各州县中取得粮饷,他们竟然冒充流贼人马,然后百姓欢天喜地的担着牛酒迎劳。

最后因为这些人军纪太差,被当地人怀疑,然后他们关闭城门,坚决不让这些冒牌货进入,不让他们取得一粒粮米。

事情反复如此,真让人瞠目结舌,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高史银就是不明白中的一人,他喃喃道:“他们是流贼啊,为什么百姓如此期盼他们”

他也打过流贼,知道各地方百姓对流贼的态度,如果说一些饥民很愿意从贼的话,但那些良民百姓是坚决抗拒的,然现在连良民百姓的态度都变了。

赞画秦轶叹道:“官府无道,流民四起,天灾人祸,苦不堪言,各地百姓早对朝廷失去信心,流贼又擅假意宣扬,或许他们认为改朝换代后会过得更好吧。”

他叹道:“这真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心如此,其势不可挡也。”

堂中各人也是叹息,局势败坏如此了。

温方亮冷笑一声:“流贼变义军小民确是无知,就凭一个不当差,不纳粮的歌谣就群起响应他们难道不知流贼骨子里是什么货只怕到时现出原形时,他们当初有多盼,日后就会有多恨”

韩朝摇头道:“小民都是看眼前的,日后的事哪会想那么多。且,也不知流贼以后会不会变,说不定象太祖高皇帝那样雄才大略,高瞻远瞩。”

温方亮冷笑道:“看着吧,总有现形的时候。”

王斗背着双手,静静听着麾下争论,他想了很多,想起历史种种,最后他淡淡道:“人心思定,有太多人不知流贼的本质。或许,只有一场痛彻心肺的教训才能让他们回醒。”

他的目光似乎望穿万里河山,千年时光,喃喃道:“人心思乱,其势不可挡,就让恶之花尽情绽放,让那些渣滓都浮出水面吧”

正月二十二日,驻守临清护漕的山东总兵刘泽清降,闯营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这个漕运重地。

正月二十六日,移驻济南的山东总兵邱磊降,巡抚邱祖德自尽殉节,李自成克济南。

二月初一日,李自成在济南称王,建国号大顺,自称大顺王,年号永昌。

他以宋献策为军师,牛金星为丞相,设六政府,各尚书一人,侍郎二人。是日,他遣大将刘芳亮、刘希尧等人攻掠大名府,顺德府等地,所过皆破,望风披靡。

李自成克济南,特别建国称王的消息震惊天下,二月十三日,消息传到盛京,多尔衮紧急招集群臣在崇政殿议事。未完待续。

第764章进取

后金建立后,就在沈阳大兴土木,修建了皇宫。

以崇政殿为中轴中心,向来是清国君臣处理政务的地方,以前的皇太极如此,现在多尔衮也是如此。

崇祯十七年二月中了,放在后世的阳历也是三月中期,属于早春时候,冰雪开始消融,万物生发,不过在这辽东之地仍然寒冷,有时仍然会飘下鹅毛大雪。

崇政殿配有飞龙阁、翔凤阁等一系列建筑,此时大殿内气氛严肃,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等诸多大臣济济一堂,为了表示对朝鲜人与日本人的重视,八旗朝鲜,八旗日本诸多固山额真同样列殿。

他们的辫发衣冠也全部变了,变成和那些满洲人一致。

这是皇太极在时就力主的政策,“辫发衣衫皆如满式,违令者斩”,为了防止满洲汉化,他还多次下令摒弃明代官爵、城邑名号,易之以满语,否则就是不奉国法,察出绝不轻恕。

对这些政策,多尔衮全盘继承了下来。

皇太极还下令设立都察院与六部,每部皆由贝勒一人管理,下设承政、参政、启心郎等官,满、蒙、汉等并用,各部人数不一。

又将“书房”改称文馆,满汉儒臣分成两班,轮流入值,执掌翻译典籍,记注本朝政事。特别以宁完我、范文程等人为智囊,有些明内阁与翰林院的职司作用。

此时镶蓝旗旗主,贝勒济尔哈朗管刑部,车尔格、索海为承政,多尔济为蒙古承政,高鸿中、孟乔芳为汉承政。内中高鸿中还是谍工重地“蛮子城”的主管,专门负责对外情报细作之事。

蛮子城对清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以李永芳为头目,李永芳病死后由其婿武长春接任。武长春被东厂缉拿,凌迟处死后由鲍承先接替,但鲍承先又被王斗的情报部抓获,腰斩而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