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玄法变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料不能胜,急忙鸣惊收兵。姜尚却是见有阐教道友前来,己方已是稳居上风,欲想取胜,倒也不必急于一时,亦撤了兵马,将惧留孙师徒迎入城中叙话。

众人回到城中,见过文王;文王问起战况,说道:“不知何日可退张桂芳”申公豹抢先答道:“刚才蒙教中道友相助,已经尽占上风,只待夜见袭营,便可全功。”姜尚接道:“不知敌营详细情况,怎可轻动”土行孙初至西歧,未知尊卑,大咧咧地插言道:“这有何难待小人夜中一探,自明究竟。”申公豹大喜,忙道:“有劳师侄。”

姜尚早得师门嘱咐,尽管土行孙失礼在先,申公豹越俎代庖在后,但也不愿细作计较,只是含笑不语,算是默许。文王见此情况,不觉心中暗叹,然而值此多事之秋,西歧正需借重能人异术,却也不便多说。

于是袭营之事,就此暂定,众人随即各自散去。惧留孙师徒亦随申公豹回到府中,申公豹再次施礼,说道:“亏得贵师徒来的及时,否则贫道几乎误了自家性命。”惧留孙含笑道:“贫道亦不过是适逢其会,申师弟不必挂怀;西歧渐兴,正是申师弟建功之时,万不可再感情用事,误人误已。”申公豹知其所指,乃道:“多谢师兄指点。”

却听惧留孙又道:“贫道不便久在红尘,稍后还须回转飞云洞,申师弟若有为难事,不妨尽管讲来,但有用的着贫道的地方,万无推辞之理。至于土行孙,贫道有意叫其就在留在西歧,一来顺应天数,二来给师弟帮手。”

道歉公告及更新相关

昨天很抱歉,更新时搞错了,以至于第147回有三百字左右的重复,现在已经更正,内容也比昨天多了一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头看下。

今天同样要报歉,原因是今天没有更新了。

我不知道最近两三章,众位的观感如何,反正我写的是很难受,今天终于达到了一个极致,所以须要调整一下。更新会尽快怀复。

至于说再次失踪,我既然回来,就不至于再蹈复辙。

第三卷 148回 我本将心向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

且说张桂芳兵败身死,西歧暂回安宁;以申公豹为代表的一众阐教人士,在与张桂芳的第二场战阵中,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申公豹的地位亦随之水涨船高,颇得西歧诸将信赖。申公豹本就原是八面玲珑之人,极会来事儿,仅在三五日间,已与西歧诸将均建立起不浅的交情,并在有意无意间暗示,借姬发的名头,许以将来。这却是申公豹与生俱来的本事,就看他本是阐教之人,竟也与众多截教修士相识相交,便见一斑。

然而此地却非是红尘之外,申公豹虽亦知军事,终非军中之人,又无领兵之权,即使有姬发的莫大信任,又和诸将保持了良好关系,也和申公豹的期望相差尚远。申公豹引以为憾之余,却是摩拳擦掌,暗暗准备,期待商军的下一波攻势早日到来,以便好好表现,再立新功,进而谋夺军权。

未几日,果然有消息传来:又有左军上将军鲁雄引十万精兵来伐。原来当日张桂芳眼见前来相助的王魔、杨森两位道长一死一伤,料不能胜,已然再次修书朝歌,向闻仲请求援兵。待夜中西歧诸将袭营,张桂芳全军却是几乎覆没,朝歌自然不能及时获知,

文王姬昌得报,不知鲁雄乃是为援张桂芳巧合而来,还道是另一波攻势;寻思:“日前一个张桂芳,已叫西歧甚是为难,若无异人来助,几乎不能取胜。如今战戈方平,鲁雄又至,料想鲁雄乃是军中老将,经验丰富,自该更胜前者,却不知如何抵当。”文王姬昌近年来身体大不如前,心计亦衰,一时间竟没个注意,乃招众文武前来议事。说道:“张桂芳才去,鲁雄又将来伐,累及西歧百姓受祸良多,不知众臣可有良策退敌,何日才能复还西歧安宁”

姜尚早知天数如此,寻思:“这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苦难之处却还在日后,西歧身为天命之主,大抵是先苦后甜,不经历风雨怎见得彩虹,自是避无可避。”然而这些话已关天机,却不能随意泄露于俗世之人,只道:“事已至此,忧也无用;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申公豹却觉自己的机会来了。又闻鲁雄军中无有修士坐阵,乃道:“贫道有策可退商军,只恐王爷和姜丞相怀疑贫道能力。若贫道能单独领命,便宜行事,解决此事,易如反掌。”文王大喜,忙问:“不知道申道长有何良策,可退强敌”申公豹胸有成竹,笑道:“鲁雄年迈,只道自己知天时、识地利、经验丰富,怎知道家玄妙神通可逆天时。能改地利如今正逢七月,天气炎势;不论敌我军民,皆穿单衣。贫道愿引一军,至歧山建台施法,倾刻便叫酷暑变寒冬:我军有备,自可泰然处之;敌军不备,骤逢严寒,无以取暖,岂能尚有战力”

姜尚闻言。不觉心中暗叹,寻思:“申公豹为了争夺权柄,占据主导,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居然出此下策,甘愿沾惹如此大的因果,委实不值”其实申公豹的想法并不稀奇,早有前人似柏鉴之流想到过,只是觉得此法太伤天和。杀孽过重。最终否决掉了。虽说作法之时,当事人会尽量选那荒芜人烟的地方作为战场。然而那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世间生灵却是无法幸免。说来道去,人类仅仅是天地生灵的一种,选择荒芜之地,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

尽管文王姬昌素以仁义见称,但那仁义不过是对人类而言,同样吃得肉、杀得生,说是“圣贤”终究不是“圣贤”,还没有“仁义”到“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照灯”的地步。但闻申公豹之言,文王姬昌立时喜出望外,赞道:“不意申道长竟有此异术,有申道长在,何愁强敌不退,西歧不安”复又来问姜尚:“未知姜丞相如何说”

姜尚早受师门嘱咐,自思申公豹主意已定,何必再言其它,做那恶人于是说道:“贫道并无异意,只恐申道友此策有碍自身。”文王不知其故,却见申公豹不以为异,笑道:“即入红尘,何惧杀生贫道自有护身之道,却不劳姜道友挂心。”

文王姬昌终因年岁已高,精神大不如前,即知鲁雄不足为虑,又和众文武谈了些政事,遂命众文武散去。姜尚离开大殿,才回府中,忽见白远来报:“好叫老爷知道,门外有三位道者求见,自称是老爷同门。”

白远即是前文中提到的白面猿猴,朝堂上被纣王一拳打死,此刻却是死中得活,复得大机缘;这却是姜尚自认因果,借机巧言向纣王讨来尸身,乘白面猿猴魂魄未散之间,用丹药救活,改名白远。白远感恩,不愿离去,主动投在姜尚门下候用,已有多时,这数年间白远得姜尚传授道法,修为骤增,妖身退去,化为人形,姜尚怜其身世,便收其为记名弟子。

姜尚闻白远禀报。急忙迎出府门;原来是清风、明月来了。至于另一位道者。姜尚虽是颇觉面熟。却当真不识。乃问:“不知这位道兄如何称呼。仙乡何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