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1 / 2)
大好前程,罔顾全家人性命,将端木一氏推入万劫不复的绝境”
tang
大伦沉默的注视着他,作为吐蕃支持和亲的贵族,他当然清楚,此次和亲对两国来说意味深远。而且,素来亲汗,向往中原汉族文化的他,对于中原人的家族观念有些了解,知道武罗国乃礼仪之邦,明白中原人最重孝道,家族观念很重。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往往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在国,家与个人之见,中原人往往选择牺牲小我成全家国利益。端木浩出身将门世家,又是身经百战立下赫赫军功的将军,可以说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破坏和亲无异于自毁前程,自寻死路,并因此会给整个端木氏族带来灭顶之灾。
自武罗王朝开创以来,端木一氏与武氏家族世代联姻,当今太后,皇后均出自端木一族,而端木浩之父,当朝大司马身居要职,手握兵权,更是武罗国举足轻重的人物。端木浩若处心积虑破坏和亲,根本不用千里迢迢行至逻些城外,再动手,以他端木氏族的雄厚实力,只要在有人提议和亲时,直接反对即可,何况,据潜入京城的密探回报,此次和亲是端木浩的父亲,也就是大司马端木敬德亲自向皇上上奏请求的,他端木亮没有任何理由谋杀公主。
可是,疑惑的目光扫向侍女小环脸上,大伦肃声问道“端木将军一路护送公主至吐蕃,若他真有心要于公主不利,何必非要等到此时动手,此次路途漫长遥远,他大可以在路上下手,你如此肯定指认端木将军,到底有何证据,我警告你,如果没有足够可信的证据,你休想活着走出营帐半步”
小环面上立刻露出惶恐之色,然而当恐慌的目光落到端木亮脸上时,眸光突然变得异常阴毒凶狠,语声冰硬如铁“大人请放心,属下必回呈上有力证据,揭露这个人的凶残的本性。”说着,她移步上前,快速从腰间取出一枚蜡丸,交到大伦手中“大人,这就是属下费劲千辛万苦从皇宫内院寻到的有力证据,属下相信,大人看过后,一定会相信属下对吐蕃的忠诚”
大伦接过蜡丸放置火盆上方,顷刻间,蜡丸化作蜡水,里面出现一张纸条
数月后,吐蕃联合匈奴大举进攻西北边境,先皇率领三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任命端木浩为先锋,四皇子随行,大军行至日月山,军中突发瘟疫,病情急剧蔓延,先皇不幸感染,为确保先皇安全,四皇子亲率两万士兵护送御驾归京,谁知,御撵行至雁门关,先皇夜间突然高烧不退,随行太医用尽办法,却依然无效,最后,于翌日清晨,先皇在众人的哭泣声中,溘然离世,享年五十五岁。
皇四子护送灵柩归京途中惊闻松州失陷,情急之下,调转马头,率领五千精兵绕过松州,奔赴吐蕃境内,此时吐蕃大军正与匈奴兵临桃州城下,没想到武元昊会趁吐蕃境内无兵守卫,一举攻陷吐蕃五座城池,而这五座城池均是吐蕃军事要地。
吐蕃赞普问询,大惊失色,顾不得与匈奴联盟在先,下令军队立刻撤退,回兵救援被陷城池,武元昊见吐蕃撤军,匈奴孤掌难鸣,见好就收,率兵返回松州,并趁匈奴因吐蕃突然撤军而军心大乱之际,从后方烧掉匈奴营帐及有限的粮草。
而松州城内,端木浩已带兵冲破重围,与武元昊前后夹击,匈奴腹背受敌,首领单于心神大乱,只得鸣金收兵。
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后深夜来访
月亮浅浅一钩,月色却极明,皎洁的月光如水银般倾泻下来,整座皇宫如笼罩在淡淡水华之中。
合欢宫是后宫中仅次于揽雁,问星两台的至高之所,站在殿前,极目远眺,宫阙楼台连绵如山峦重叠,起伏不断。
晓月吩咐铃儿将白玉观音放置暖阁内,铃儿服侍她刚躺下,门外传来雨晴急促的声音。
“回禀娘娘,皇后娘娘銮驾已至门外。窒”
晓月心中一惊,面上却波澜不惊,沉声道“知道了”
铃儿搀扶她坐起身,不解道“皇上明明下令禁止除他与太医外,任何人不得圣旨不得前来打扰娘娘。皇后为何还会深夜来访只怕来着不善,娘娘您可要谨慎小心啊”
晓月扶着她的手,会意一笑,轻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来之,则安之。”
尚未不出大殿,皇后在一群宫女内监簇拥下,依依徐行,盈盈立定于殿阁中央,端庄娴雅,仪态万方。正红宫装,织金繁绣,赤金钗环,鲜明耀目正红,翔凤,天下唯独皇后可用的服制。盛装华服下的女子笑颜温然,恍若神妃仙子戛。
晓月忙上前福身行礼,恭声道“奴婢林晓月参见皇后娘娘,愿娘娘万福金安,福泽绵延。”
皇后神情微微一惊,面上隐约浮现一丝笑容,垂目注视她片刻,微微一抬手“皇上既然已经册封你为昭容,今后不用再本宫面前自称奴婢,不然被皇上听到,会误认为本宫气度狭窄,不能容忍身边宫婢得到皇上宠幸,这善妒的罪名,本宫可担当不起”
晓月低头道“奴婢惶恐,请皇后娘娘恕罪。”神情极是卑谦柔顺。
短暂沉默,上方终于响起皇后清冷的声音“平身吧”烛光下,镶宝石金护甲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晓月在铃儿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抬头发现皇后正注视着她的小腹出神,恭声问道“皇后深夜到访,不知所为何事”
皇后唇角浮起一抹笑意“本宫听闻林昭容身怀龙裔,特意前来道贺,不过走到合欢殿前,却被守卫拦住,声称皇上有旨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打扰昭容娘娘养胎。”她走至晓月面前,伸出手轻轻托起她下巴,缓声说道“本宫就告诉他们,这合欢殿内住着的不是什么昭容娘娘,而是一直侍候本宫身边的宫女林晓月,倘若他们执意拦截,本宫会以惊扰凤驾的罪名将他们就地正法。”
她凤眸微敛,迫使晓月直视着她“不知昭容娘娘可曾想过,如果那两个守卫顽固不化,下场会是如何吗”
晓月看她云鬓高髻,珠翠金玉,正红蹙金五凤凌云宫装,盛装之下,神色阴郁,目光锐利,却毫不畏惧,凝视着她,微笑着道“皇后娘娘贵为一国之母,母仪天下,当然不会与两个身份卑微的守卫计较。皇上虽然有旨,禁止后宫众人未得允许不得踏入合欢殿,但奴婢知道,这道圣旨于娘娘而言,形同虚设。奴婢虽迁出椒房殿,但在奴婢心中,始终认为自己是皇后宫中为娘娘梳发髻的小宫女。只要皇后娘娘喜欢,合欢殿随时欢迎皇后。”声音柔缓沉稳,丝毫不显惧色,皇后淡淡一笑。
“果然是双燕调教出来的,还算懂事”皇后放下手,转身向暖阁走去。
雨晴快步上前为她掀帘子,皇后朝她微微颔首,晓月由铃儿搀着跟在后面,经过雨晴身边时,铃儿忍不住向她狠狠瞪了一眼,雨晴低头不语。
皇后刚步入暖阁,迎头看到案几上摆放着的白玉观音,神色不由一怔,那莹润光洁散发着冰冷光芒的白玉观音,却滚烫地烙在皇后心上,直痛得眼中酸涩,视线模糊,再难分辨眼前景物。怔忡瞬间,继而眸中闪过一丝冷笑,转身看向众人时,已是神色如常,看似漫不经心道“昭容可曾听过吴王与猕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