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艺圈枭雄 > 分节阅读 264

分节阅读 2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周超气愤地说。

王彦斌笑了几声说:“周博士,这是好事啊”

“好什么啊跟老师闹僵了,这还好得了吗吕泽林可是史学权威,说话比我好使,比我管用”周超说道。

“周博士,你想出名,那就得跟人辩论,只有跟更权威的人进行激烈的论战,然后,你的名气才能更加之大你觉得是不是这样的呢区区吕泽林的一番话就把你吓到了那你也太脆弱了,你这样子是难成大气候的。”王彦斌说。

周超细一思量。

他突然觉得王彦斌这话也对。

自己若是把吕泽林给辩倒了,那岂不自己就直接摇身一变,成了史学泰斗了吗

这是个学术圈混乱的时代啊

什么师徒情义,都是浮云一样的东西,为了名利,这些都完全可以垃圾一样的丢开。

周超心动了。

“王记者,那你说我该怎么办”周超问。

“再来一次专访吧,你也不指名道姓地跟吕泽林来一番大辩论,嗯你完全可以站在我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的角度,去批判吕泽林的观点,若是你能把他观点驳倒了,那就是一种成功”

“我认为,你可以从批判这个时代入手:这是个浮躁的时代,人心迷茫,找不到方向,文化正蜕变成无意义的快餐,身为一名历史学界的泰斗级人物,难道不应该跟这种不正之风展开毫不妥协的斗争吗如何还要对这种不正之风大加赞扬和鼓励呢这样的话,你就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处于不败之地了。”

王彦斌笑着建议道。

“可是,人家肖飞已经自己将明朝那些事儿定位很低了啊,他说,他就是写来给广大人民群众做科普读物的,根本不是历史研究专著啊。”

周超喃喃说道。

“周博士,论战的精髓是什么就是避其锋芒,转移话题,捡对自己有利又经得起考验的话说了,对不对我跟你说的这个论战的观点,是针对的全社会还有整个文化圈学术圈进行批判啊,只是捎带着批评一下明朝那些事儿而已。”

“要想成功成名,那就要学会厚黑一点。”

王彦斌耐心教导着。

“我明白了,那好,今天再来一次专访好了。”周超咬咬牙,他觉得自己这算是已经上了贼船,没法再下来,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一条道到黑了。

京华新报报社。

王彦斌挂了电话,叹了口气。

他也没想到,肖飞的反击竟然来得如此之快,不但快,而且力度很大。自己还是小看了肖飞的能量啊。

“哼那就把水搅浑了,来一次大辩论吧,反正对我也没什么坏处,这个新闻做下去,对我反倒是好的。”王彦斌自语着。

他现在绞尽脑汁地,是想做肖飞一个负面。

可惜的是,他暗访了许久,也没发现肖飞有什么劣迹。

按理说,年少成名,意气风发,肖飞这样的,最容易在男女关系上出问题吧可是,王彦斌发现,肖飞很是洁身自好,至今只有一个女朋友,还是高中时的同学。

当然,要是能弄到点肖飞抄袭的猛料,那就更好了,可以直接把肖飞给打得一蹶不振。

可是,这方面同样毫无线索。

王彦斌倒是得到些消息,据说:肖飞小小年纪就已经是三四家公司的老板和大股东,身家至少上亿。

他发家的黑历史有没有呢

王彦斌现在是在朝着这方面下力气找素材,要是能在这方面弄到点肖飞投机倒把偷税漏税的猛料,那就好了。

且不说,王彦斌忙着跟周超商量下一篇的专访主要内容怎么写。

中原市,翰墨公司总部,新闻发布会之后的这几天,可谓喜讯频传

第466章260万,预订新纪录

今日之翰墨公司,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民营出版机构。

它拥有一张覆盖全国的销售渠道。

它跟国内很多家民营书店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它拥有很强大的签约作家队伍。

它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平均每个月推出的图书多达二十多种,除了像鬼吹灯、盗墓笔记、亮剑、第一次亲密接触等超级畅销书之外,它推出的其他图书也是本本热卖,平均每种图书销量在十万册以上。

也正因此,现在国内的书店对翰墨的图书那是相当的欢迎。

翰墨公司跟北大历史系联合举办明朝那些事儿新书新闻发布会之后,翰墨公司就开始在大力推广宣传的同时,将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的部分章节制作成试阅小册子的形式发给全国各地的书店经理让他们过目,同时,也就拉开了该书提前预定的大幕。

新闻发布会开得很成功。

几乎有份量的国内报媒都刊发了相关新闻。

同时,它们也连载了明朝那些事儿的部分章节。

多管齐下,很快就在国内掀起了巨大的轰动。

而那些试阅章节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多人看了试阅章节之后,就一下子喜欢上了这本书。

随后,国内很多书店每天都有人过去询问明朝那些事儿何时新书能够上架销售。

这让那些书店老板高度认识到了这书的价值和潜力,翰墨公司一开始征订,他们就热烈地行动了起来。

国内书店的反应都十分的快速。

他们唯恐慢了一步。自己所下的单子会排在其他书店的后头。

这是有前车之鉴的,之前在第一次亲密接触、鬼吹灯、盗墓笔记征订的时候。有的书店征订得晚了点,结果他们的同城竞争对手抢在了他们前面。到翰墨新书发货的时候,那些预订得晚的,就收货也比别人晚。

然后呢,他们自然也就在销售大战中落后于人。

这是血淋淋的利益之争。

所以,每次翰墨公司发起征订的时候,只要是那种人气作者的新书,书店都是争先恐后地响应。

明朝那些事儿是人气作家肖飞的新作,虽然不是小说类的作品,但是只从那些试阅的章节来看。这书有大热的潜质。

如此好书,自然是要尽快预订的。

从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开始,整个翰墨公司市场部就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有不少的书店打来预订电话。

第一天,他们就接到了六百余个预订电话。

预订图书突破一百万册。

这个数字貌似比盗墓笔记的预订还要火爆一些。盗墓笔记在前两个月预订的时候,一天的预订量也不过七十余万册罢了。

这又是一个崭新纪录的诞生。

这个征订新纪录被刘泽来压住,没有外传,他是想看看,到最后明朝那些事儿总的预定量可以达到怎样一个数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