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2 / 2)
楚江童却发现,自己和她越来越远,比田之行在世时都遥远。
小时候,他们时常在一起玩。
但从那时起,楚江童便隐隐觉得,他们之间原来是隔着一道墙。
长大后,那道墙却越来越加固一道无法跨越的墙。
瘦弹簧伤好后,精神却一直恍惚着,他好像沉湎于某种不可调节的抉择和回忆。
土地爷问他那次失踪后的经历,他没好气的怒斥:“我比你更想知道”
卓越和小陶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小陶不再为这平静追加潜伏条件,平静就是平静。
真的没事了,楚江童将她们之外的那一片波涛截流了,筑了一道安全的坝,这便是她们的平静。
往事虽然短暂,小陶却回忆的异常艰辛,因为那是一段无法省略的漫长。
楚江童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楚江童从没和小陶细说那些细节,也许,只有若干细节才组成了一个此时的小段落。楚江童说过,处世不可过于认真,但又不能不认真。
寒冬只剩一个尾声。
漂亮的雪花沸沸扬扬,仿佛与冬季告别,又仿佛不忍心就这样淡去。
进入腊月的第二天,一场无缘无故的大雾弥漫了古城。
上午,太阳朗朗曜曜,却突然隐遁于大雾中,什么也看不清了。
楚江童起初并没有在意,画了几幅画,待出去呼吸一下外边的空气时,院子里有一层浅浅的气流,他便跨出院子,向古城望去,哪里还有古城唯有一片白茫茫。
白雾中,传来一声声女人的啼哭。
楚江童连想也没有多想,向着迷雾中奔去,脚下的石块、杂草和灌木划得脚腕疼痛麻木,他也顾不了那么多,径直向着古城的迷雾中摸索。
那女人的哭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可是就在即将靠近时,那哭声却一下子不知所向,继而从另一个地方传来。
楚江童只好静耳细听,判定那哭声的大体方位。
白雾浓厚,翻滚如潮。
他再次循着哭声摸去,正在这时,听见哭声弱了,还夹杂着细微地撕扯。
楚江童闭目沉气,双臂猛挥,大吼一声,那雾中的哭声仿佛被吓了一跳,继而加劲地哭叫起来。
楚江童再次调整好追逐的方位。
突然,眼前出现一团黑雾,还有一片风声。
他本能的后退几步,双手握拳,望着这一团“黑雾”,这哪是什么黑雾,而是那个哭着的女人,她衣服凌乱,头发乱如杂草,脸上青一块红一块的,是岁岁她妈。
楚江童望着她:“姜嫂,你怎么在这里快回家吧”
女人见了楚江童,几步爬到他身边,恐惧地望着身后:“小岁岁,俺的小岁岁就是被他们抓去的”
楚江童一把扯起她的手,吩咐道:“姜嫂,走吧别胡说了”
岁岁妈浑身哆嗦,虽说精疲力竭,但仿佛看到了救星,身体里却犹如突增千钧力量,呼呼地跑起来,楚江童随后追着她:“慢点慢点,别摔着”
终于跑出古城迷雾。
楚江童将她送回家,她痴呆了一般,晃晃悠悠地喊着:“小岁岁,小岁岁”
楚江童望着白雾中的古城,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场大雾居然来得如此突然。
再仔细寻思,岁岁妈在白雾中为什么会那样声嘶力竭地哭喊难道
奇怪的是,村里人都不知道古城里生发的这一场大雾,更没有听到岁岁妈的哭喊。
古城里的白雾来去突然,前后仅仅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
楚江童去了小岁岁家,要了一张照片。
回到家,,将小岁岁的照片发到网上去,望着这个笑眯眯的可爱小姑娘,猛然间,想到了瘦弹簧。以他对瘦弹簧的了解,他是个诚实可靠的人,不会对自己撒谎,那么他,究竟在那天发生了什么
楚江童给瘦弹簧打了个电话:“瘦弹簧,古城发生了一场罕见大雾”
“楚哥,你说什么一场大雾”
“是的,一场毫无理由的大雾,就像在袖子山,周围一片寂静”
楚江童讲故事一般,将瘦弹簧引向一个幽然的境界,这叫催眠。
瘦弹簧不再说话,被楚江童“领着”走向袖子山:山上松柏如云,鸟声啁叽,自己恍恍惚惚,头晕得异常厉害,脚下飘飘如踩棉絮,禁不住呕吐起来
楚江童停下来,听着手机里的声音,瘦弹簧那边没了声响,过了许久,话筒里传来一声长长地吁气:“楚哥,我去过阴世,真的,我见过许多从来都没见过的陌生人,他们应该就是鬼
楚江童说:“老弟,别乱想,从今日起开始跑步,健身,你没有病,只是意识的问题”
瘦弹簧答应着。
楚江童的脑海中出现了另一个人的画面:卓越
可不可以用催眠术将卓越的意识恢复
楚江童仔细沉思良久,然后肯定:一定行以前怎么没有想到呢
夜里,楚江童面对墙上的眉月儿,开始和她闲聊。
多少天来,这个时间就像做功课。
跟眉月儿闲聊了一会儿,他便从床下摸出一双黑色皮鞋,这双皮鞋的码号和自己的相同,但不是自己的,这是送给田之行的,也是送给田乔林的。
一段时间以来,田乔林过得既不安稳又安稳,他女儿回来住一夜,他会高兴几天,总在村巷里欣赏一个个村邻的脸,还时不时地说:“这墙角太长,俺家之荣回来时,差点刮了车,那一百多万的车,要是刮了怎么办这妮子,回来老给我和老伴儿买衣服,也不心疼钱”
村邻们多数会接腔,夸赞他和田之荣一番。
也有的,便推说忙,走了。
楚江童的爷爷楚忠厚只管揣着手,倚着墙根,却不说话。
第四十一章 官场嘴脸
卓越的二叔卓文韬和二婶陈凤娇被“双规”入狱。
小陶将这件事告诉楚江童时,已是滕倩云告诉他之后的第二天下午,楚江童什么也没有说,一脸的平静,本来嘛
县城里依然延续着原本的平静与噪杂,车辆依然闯着红灯,行人依然在马路中间大摇大摆,小贩的叫卖声依然杂乱焦急,城管车依然在县委街上拍照贴罚款单。
县委、县府大院里的几个名牌保安,涨着红扑扑的脸,机敏地盯着进出大门的1号车,2号车然后再付诸不同的笑脸和手势,车喇叭“嗯”地一声,便稳稳地凛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