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我的时代 > 分节阅读 34

分节阅读 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必须走重工业与自然资源的重点出口,重工业需要投入的过大,而且这么多年,苏联遗留的重工业还有没有人要都不知道。索性自然资源永远都不会过时。

整个俄罗斯的局势在那里摆着,原安全领域的人执掌大权,她的父亲格纳季耶夫就属于这批人,基于这一点,莉季娅有这个条件可以尝试做点什么。到了现在,其实莉季娅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和林野勾搭上的,似乎没有明确的开始时候,很顺其自然的就完成了。

远东面对的中日韩当中,日韩的经济自然不用说,但两国的人口基数摆在那里,虽说也需要重点照顾,可在莉季娅的心中,还不是最重要的地方,中国的消化能力才是她需要的。

可惜滨海边疆区下辖地只有一个口岸,最大的口岸是赤塔州的贝加尔斯克市,和林野在折腾自己的理想一样,她也有自己的计划,下一个目标就是赤塔州。

这几天,莉季娅和林野保持着电话联系,“我们之间虽然隔着一条边界线,但只要互相配合,一定可以打成自己的目的,这次我帮了你,等你有能力的时候,希望你可以帮助我。对了,那些想要代理的木材商人,答应了么”

“答应了会告诉我么多亏了你,他们现在都防着我呢”林野话锋一转不在意的道,“不过也没有关系,反正原来也不熟悉,无非就是同意和不同意,让他们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吧。”

林野说的没错,这几天李德伟他们一起在商量着到底要不要交这笔代理费。事到临头,确实有了不少人打了退堂鼓,毕竟那天莉季娅的态度确实有够恶劣。

“在我看,我们还是都拿出五百万,要知道就算是直接在俄罗斯这边开一个厂房,粗加工后装车运回中国,也要几百万才能把厂子开起来,这边的条件还没有家里自在,我们还是在边城活得轻松。费心费力不说,还要交关税”李德伟在这群人当中算是资格比较老的,并不像林野谁谁都不认识。

李德伟偷换了概念,莉季娅说的是每人五百万,实际上他们如果想要大干的话,在滨海边疆区这边可以合开工厂,根本不是他说的花一样的钱。

“钱不是拿不起,我们都做了好几年了,五百万挤挤总能拿出来的,可就是有点忍不住这口气”带着金丝眼镜的男人一拍自己的大腿,有些不甘的道。

“不行,我们换个口岸,去泉城那边的口岸。”正对着李德伟的一个留着板寸头的男人提议道,“那边才是最大的口岸,实在不行我们过去。”

“别说气话了,放弃在边城的一切往那边去我们是做生意的,不是来生气的。我们都走了,有很多人高兴,谁不希望竞争的人越少越好。那对姐弟就是最高兴的人。”李德伟摇摇头,面色认真的劝解道,“我看我们还是同意,大不了花上个一年半载赚回来,实际上都用不上,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姿态各异,或站或立的默不作声,都在考虑其中的利弊。李德伟说的道理他们其实都明白,他们都是成年人,自然不会真的一时激动就甩锅不干,那都是气话。

想通了这点,那妥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很快第二次见面来临,李德伟代表十四个木材商人表示可以交出代理费。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合同,这样有法律保障的情况下,相信你们也可以放心。”莉季娅伸手一摆,如同玉葱一般的手指指向对面,身后一个律师模样的男人上前一步拿出来一份文件道,“你们可以从你们国家叫人来验证一下,这绝对是俄罗斯联邦保护的合同。”

这些木材商人虽然已经同意交代理费,可也不会为了表示诚意就不检验真假,当下也不客气,往家里打电话让人过来验证,这又花了好几天的时间。

事后林野找到机会抽空问道,“你想的还挺周到,准备好了合同让他们放心。”

“当然,不然谁会同意我让帕利亚洛夫找人做担保人,虽然扯不到我身上,可你必须承认,这次我帮了你。希望感谢不要让我等上太长时间。”莉季娅平视着林野显得十分冷艳。

“绝对不用你等太长时间。”林野无奈的再此保证,问道,“你好像对人没什么信任感。”

“家庭问题,这你就别多问了。”莉季娅双手插兜酷酷的道,林野眼睛一眯,这姿势,不知道的人以为哪里来的小太妹呢。

可有一点是真的,林野必须感谢她,没有这个毛妹,就没有七千万的到手。他自己肯定没有办法从这些人手里借出这么多钱。

第七十一章 做什么都行

直到现在,林野至少自认为和对方是平等的,哪怕莉季娅的能量确实比他高很多。不过没关系,这都是暂时的,之所以被对方黏上,源于刚开始本身的小疏忽,谁能想到一个来旅游的外国女孩,竟然出身内务部家庭,一次接触加上一丁点的好奇心,就认为和林野合作会取得巨大的收获。

林野也不否认,自己在其中收获同样巨大,如果他不承认自己借用了对方的能量,那就是没有良心。该感谢的时候他绝对不会吝啬,更何况仅限于口头感谢。

合同既然已经签署,自然就锁死了反悔的渠道,对于二人而言可以等着数钱了。有着和俄罗斯高官拉上关系的前景,区区五百万其实并不算多,甚至可以说是很便宜。滨海边疆区林业资源比面积大上三倍的龙江还要多出来三分之一。

而且这个数据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从质量上肯定还远远超出,钞票还有数额大小之分呢,一颗半米粗的原木,和一颗二十厘米粗的原木,肯定不是一个价值。

林野没有直接回国等着收钱,哪怕莉季娅已经明说,这笔钱由他代收然后打款给自己。这是他第二次来俄罗斯,自然想要在这里多待几天。

两国的国情却截然不同,前者是人少地多,稀少的人口分摊到广袤的国土上,基本上每平方公里才有那么一两个人。而后者呢,则是地少人多,农业耕地相对来说是极其匮乏的。

这里的土地相对来说还是较为肥沃地,但是除了两个集体农庄的之外,这里的大片土地都是荒芜的,既无人耕种也没有任何人居住,只有龙江某些地方和这里比较像,要是关内的话,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无主荒地,国内的农民就差往花岗岩上面种菜了。

从人均经济数据来看,俄罗斯一个人的个人财富至少是中国的两倍多,可亲身经历的时候又不是这样,差距还是很明显,但毕竟没有这么大了。因为远东的很多生活必需品都是进口的,而国内可以自己制造,拉近了一部分生活成本。

一旦国内人均财富和俄罗斯平齐,林野利用自己小学的数学知识一算,就能算出来肯定是国内的生活压力要低一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