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嫌贫爱富 > 分节阅读 48

分节阅读 4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虽然谢正卿的两个儿子乍一看比起他的徒弟张思晨来说有些逊色,毕竟张思晨当年可是十九岁的状元郎,妖孽逆天。但是谢正卿的儿子比起其他人来说也算是发展得很不错了, 关键是谢家不像世家那样有拖后腿的人,全家人员简单且没有内耗,能够拧成一股绳。尤其现在谢正卿想要大力在大晏朝全国推行自己的改革, 两个儿子可是自己的天然盟友啊。

再加上他的嫡幼女谢玲珑现在入宫做了妃子,据说很受皇上宠爱。而且谢玲珑肚子也争气,前年开春刚进宫,年底有孕了,隔年生出了九皇子,到了现在九皇子已经虚岁两岁了。

当然,现在谢正卿正受皇上信赖,不用依靠那些裙带关系给自己提升在皇上心中的印象,但是宫中有个彻底的自己人还是很有好处的,远的不说,便是少让别人在皇上面前说点儿自己的谗言都是好的啊!毕竟三人成虎啊!

这样的一个谢正卿,这样的一个谢家,如何能不被别人高看一眼呢?便是重生一世的蔡思瑾,对着谢正卿的时候都是钦佩不已的。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与谢首辅相距甚远,现在的他远远没有谢首辅这样的能力,可以全盘推动一个这么大的改革计划!

同去做客的人之中自然是以张思晨为主了。别人都是一般去做客的客人,可是张思晨已经隐隐是谢家的半个主人,协助谢正卿招呼其他同僚入座、喝茶等等事宜,只把别人羡慕得两眼都要发绿了。

蔡思瑾却是没有什么感觉,淡然处之,微笑以对。本来嘛,谢正卿对张思晨的欣赏那可是有目共睹的,前世里谢正卿致仕以后,新任的首辅就是张思晨啊,更别提今世里他甚至还萌生过将宝贝女儿嫁给张思晨的想法。总的来说,谢正卿对张思晨的看重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两个亲生儿子的看重,那是什么样的概念?相比起来其他人在他的眼中当然都是小喽喽了,怎么可能比得上张思晨?有差距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他却不知道,自己这样淡然处之、宠辱不惊的态度却入了谢正卿与张思晨的眼,两人都在心里默默对他有了更多的好感,觉得他这个人人品很好,值得深交。

虽然说是赴宴,但是其实重头戏却是在花厅里大家一共喝茶聊天。

喝茶期间大家气氛自然是很热烈的,不缺想要说话的人。有人对着谢正卿甚至张思晨一通吹捧,但是那些话他们这些注定是“大佬”的人都不太在意,他们更在意的当然是如何推进改革。

谢正卿自然是想要问问看大家对现在的局势怎么看,想从中发现一下人才,于是问道:“众位同僚,我想问问你们对时下的改革是如何看的,你们觉得能成功推进吗?”

众人听到谢正卿这个问题自然是双眼发亮,都知道这是戏肉来了,谢首辅这是出了题目了啊,自然是要认真回答!

一众年轻人们怀着满腔的抱负,将自己对改革的信心、忠心全部重点说了说。在提及目前的局势的时候,大多都是拍谢正卿的马屁,说现在改革派已经完全占据了上风,改革的意见不仅成为了主流观点,甚至在朝堂之上形成了压倒性的态势,改革继续成功向前推进,改革成功指日可待啊!

谢正卿闻言眸子一暗,毕竟这都是些年轻人啊,还是太过于急躁了,都沉不住气。若是现在这个阶段就草率地把他们放到地方上去,恐怕是祸不是福啊!他们都太过于骄傲,太过于自信,太过于轻视对手,若是到了地方之后一个处理不好,怕是会栽大跟头的。若是这样的话,不管是导致改革受阻还是导致自己的团体人员折损,都不见得是好事。

但是也有人之前没有急着发言的,谢正卿的视线在没有说话的六个人之中逡巡,其中就有他的爱徒张思晨和蔡思瑾。谢正卿心中暗自点头,自己徒儿张思晨他是花了很大的心血教导的,虽然年纪比在做的很多人都要小,但是想法却很成熟,一点儿都不急躁冒进,很是不错。

至于蔡思瑾,能在殿试之中写出那样一篇惊人的时策文章出来,肯定也是胸中有沟壑的。他一直都对蔡思瑾很欣赏,当时为了保护蔡思瑾压了他的乡试名次,现在终于可以毫无顾忌的重用起来了。

至于其他四个人,他倒是要考察一下到底是可造之材,还是脑袋空空不敢发言的。

能进入谢正卿这个圈子的人其实都不是傻子,基本都是正经的二甲进士出身,其中也不乏张思晨、蔡思瑾这样的一甲进士,所以谢正卿逐个询问了其余四个人的想法之后,发现他们都是老成持重的观点,很有危机感。虽然看到了眼前他们稍微占了上风,但是仍然意识到现在的改革还是危机重重的。

谢正卿满意地摸了摸胡子,但是到了他这个位置已经可以很完美地掩藏自己的情绪了,绝对不会让别人从自己脸上看出任何东西来。

只剩下张思晨和蔡思瑾二人没有发言了,谢正卿很自然地点了蔡思瑾说话,张思晨的意见他已经很清楚了,而特意将蔡思瑾放在这么后面询问其实是担心前面有人剽窃蔡思瑾的观点,因为他对蔡思瑾极为看重,极为有信心。

蔡思瑾之前早就已经想过好多遍改革的事情了,不是在想自己能说些什么,而是在思索自己什么不能说。毕竟他太了解这次改革了,甚至比现在的谢正卿和张思晨都要了解得多!

毕竟前世里他可是看着谢正卿推进改革二十多年、看着张思晨推进改革二十多年的呢!

蔡思瑾个人对这场改革的评价很高,觉得确实是一个好的改革。但是这个改革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地爆出来,谢正卿和张思晨之后都采取了很好的措施和对策进行改进,一直把握着改革的方向和命脉,使得改革从来没有触礁的时刻,最后硬生生地从皇权和世家权力之间劈出了一个口子,给寒门出身的读书人一个容身之地,甚至在巅峰时期让这个新的集团已经可以隐隐地与其他两个势力阵营三足鼎立。

可是如今却是处于改革刚刚推进的时期,很多问题都还没有暴露出来,大家都是一片雄心壮志,若是自己就这么直接把毛病都说出来,给大家泼冷水,是不是不太好呢?所以蔡思瑾觉得自己需要说的话一定要慎之又慎。

蔡思瑾斟酌之后简单地说道:“目前在京城确实是我们想要改革的占了上风,但是大晏朝的天下这么大,百姓这么多,世家大族又那么多,在京城朝堂之上的上风不代表改革就会顺利推进。若是这些政策地方上落实不力,却是不一定会乐观。改革肯定是任重而道远的,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毕竟大晏朝南边和北边差距太大,有些改革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