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99(1 / 2)
作用。
但王巨将它当成礼物,与这么多金银,这么重要的粮食列在一起,大约还有其他重要的作用。
一会安装好了。
并且还有一截粗大的铁管插在五丈河内。
一人将锅炉内的石炭点燃,又向上面的炉子加水。
等了好一会儿,各个机械在蒸汽的推动下,开始转动了。
然后从那巨大的铁管子里喷出大量河水。
几乎所有人眼睛都亮了。
这非是水车那种缓慢的抽水,速度太快了。
王巨打了一个手势,下人们将石炭拿掉,蒸汽机又慢慢停下来。
“这是它第一个作用,防旱排捞,还能给各个坑矿抽水。”
最早的蒸汽机非是瓦特发明的,发明者据说是一个叫纽克曼的苏克兰铁铁,法国物理学家帕潘制造出第一台样品,英国人塞维利则是将它第一次实用,也就是抽水。
但与灌溉无关,而是矿井抽水。
现在宋朝坑矿同样需要它。
特别是煤矿是最悲催的,因为是煤炭层,不象其他坑矿那么结实,最容易引起塌方事故。
而且有瓦斯之害,做了御防措施也不行,往往一些密封的高浓度瓦斯,一锤子下去凿开了,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就会立即产生爆炸。
除了瓦斯之害,那就是地下水之害了。
虽然宋朝坑矿不可能出现几千米之深,但因为火药推广后,也很深了,一旦地下水灌入,大家都会束手无策,一个巨大的坑矿宣布报废。
然而有了蒸汽机,就可以将这个问题得以解决。
当然比起坑矿,灌溉排捞作用则更大,北方与山区是灌溉抗旱,南方圩区则是排捞。有了它,效率会比原先的水车高上几十倍,几百倍并且一台蒸汽机的运行,就相当于节省了几十人几百人在用水车慢慢抽,无疑也节约了大量人力。
但不仅是这个作用。
王巨又示意了一下,几十人重新抬出一辆机械,开始组装。
也就是王巨从祖阳手中购买来的专利。
根据祖阳发明的新式织机,特别是那种飞梭技术,然后进行了改进,由此推出的一种新式织机。
组装好后,套上皮索,另一边又开始烧炭了。
一会儿飞轮带着织机开始转动。
一卷卷羊毛迅速绞起丝线,又迅速变成布匹。
赵顼与诸大臣看后,一起倒吸了一口冷气。
还没有完。
王巨再次示意,又有下人搬过来铁轨,不是后世的铁轨,比较狭窄。铺了二三十米后,又从船上搬下来特制的车辆,车子上面放满石头,在蒸汽机下面装上铁轮与皮带。
好了,蒸汽机拖着这十几辆大车子开始奔跑了。
其实从蒸汽机到蒸汽机车这段时间不长,不过百余年时光。从瓦特改良蒸汽机后,看到它的高效率,英国人铺设了达林顿铁路,用五列机车做试验,第一列机车由机车、煤水车、32辆货车和1辆客车组成,以平均时速十三公里运行了三十几公里。
但注意,这是货车,非是火车,一辆货车载重量可能不足一吨重,非是象后来的火车,一个车皮载重量是五十吨六十吨。
想要上火车,那个技术太复杂了,就是桥梁这一关也过不去。
不过王巨也不是想上火车,它的作用与另一个时空的机车颇为相似,主要就是为坑矿服务的。
铺设一条简易轨道,那么坑矿里的工人就能以很快速度将矿石从几十米深的地下,运到地表了。
或者技术再提高一点,于三门峡那边铺设一条铁轨,如今三门峡还是沿用唐制,来往货船于三门峡上下远远地就停泊下来,然后将货物搬下来,从陆地运到彼岸,再装上船只。
仅是这几十里的山路,就消耗了无数人力与物资。所以宋朝一度设置了三门白波发运使、陕府三门发运使,就是掌管这段几十里山路调度的。
如果能推出更大的蒸汽机,那怕一次只能拉一百吨的货物,也比用小车子一车车推强哪。而且这个成本与技术要求都不是很高的。
那样就会节约更多的成本,并且以更快的速度让两地的货物往来。
特别是发起灭夏之战时,它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还真是大礼啊,”老王听后喃喃道。
王巨也自得:“陛下,以前臣著数学书,有人弹劾臣是推扬奇技淫巧,它还是奇技淫巧吗”
第749章六个礼物下
谁还敢说它是奇技淫巧。
王巨又说道:“不过它还有一些缺限,臣在回来路上,进行了仔细观察,找到若干修改之处。再经过一些修改,就可以真正实用了。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明年春天便足矣了,如果再进行一番修改,明年秋后,则可以于三门峡那边推广。”
就是没有灭夏之战,这条道路对宋朝来说,也极其重要了。
想一想,因为一个三门峡,两地一年产生了多少浪费
当然,如果各个坑矿,特别需求量大的石炭矿,如果离水边近,也可以铺设,用来节约运输成本。
王巨又说道:“它的出现,不但带来各方面的革新,臣也会将其技术全部交给朝廷,但不能完全让朝廷主持,那样相关的官员如果不作为,又无法将它推广。因此可以折价两千万贯,让出一半由私人进入,就象当初的蔗糖作坊一样,由各个私人督促,就可以将它迅速推广了。”
“这么多钱帛”范纯仁狐疑道。
“如果推广起来,以我朝的规模,民间需要多少辆一辆公道的价格,大型的一千贯,中型的两百到五百贯,小型的五十到一百贯,它们会售价几何还有,未来必然产生一些磨损,必然更换部件与维修,这些部件又能售得几何但私人所出的这一千万贯,也非是交给朝廷,想要生产,必须建设各个巨大的作坊,还要布置各个维修点,这同样需要不菲的钱帛。”
但王巨有一句未说,这等于朝廷不需要一文钱,以后就可以收获其盈利了。
不提它对国家对民间的推动,就提这个盈利,也是一个巨大的礼物。
“就是有点贵,”蔡确微微叹道。
“这是无奈,以现在的技术制造它,成本还是有点高。不过相比于它的产出,这个价格也不算太贵。但随着大规模的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就象木棉一样,它的价格也会渐渐下降的。”王巨说道。
他所说的小型蒸汽机,就相当于后世农村普通用的水泵抽水量,是有点贵了,但最少相当于五十辆水车抽水量吧。
不仅是五十辆水车的成本,还需要五十个成年人站在哪里慢慢抽,这样算起来,五十贯到一百贯也确实不算贵的。而且它的成本确实是很高,就象这种水泵吧,虽然还是很落后,但也用了轴承,那怕是很落后的轴承,只要用了它,想成本低都不可能。
“这是臣的第三个礼物,第四个礼物就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