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汉使在西域(2 / 2)
士卒们纷纷后退,不希望自己也沦落到这样的下场。
于是,
张骞等人完好无损的跑了出去,
对方则是折损了一个国主。
不过没有关系,
小国寡民的好处,
就是国主可以轻易迭代,
并不会出现“一人去世,全国难受”的情况。
而在经历了几次这样的事件后,
张骞总结出了一些出使西域的经验。
他在自己的随身记录中写下了这些心得:
“西域小国,其力不足挂齿。”
“凡有挑衅,当以刀剑镇压,不足以待之仁德。”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久矣,示之以礼仪,对方嘻而轻之;示之以威武,对方则膝行惶恐……”
“写这个干什么啊!”
当堂邑父挽弓搭箭,在路上射猎来一只飞鸟,预备将之作为今晚的晚饭时,他瞄到了正盘腿坐在旁边,咬着笔杆,沉思书写的张骞。
于是,
堂邑父好学的发出疑问。
张骞将记录上的墨水吹干,收好放进自己怀里,对他说道,“我这是为后来人做准备。”
堂邑父蹲到他旁边,开始给猎物拔毛,嘴里还说:
“这有什么好准备的呢”
“出使就是过来一下,说着东西然后离开,先行者用话语向后辈传授经验,就已经足够了,费笔墨写这些东西,难道不是浪费精力吗”
张骞站起身,在灿烂的夕阳之下负手而立,目光越过燃烧起来的火堆,望去那看不清的远方。
“你不懂。”
“中原以后跟西域的交流,一定会很频繁的!”
追逐水草的人,
永远不知道诸夏君子对土地的渴求,
也不会明白诸夏血脉中,对传承的重视。
活在当下的人,
总会忍不住去想:
我做出的这番事业,对得起祖先的荣耀和期待吗
我实现的成就,可以让后人为我感到自豪吗可以为后人的更上一层楼,打下更好更坚实的基础吗
所以,
既然西域有绿洲可以耕种定居,
既然西域是诸夏探索域外的必经之地,
那这个地方,
就应该得到诸夏君子的踏足,沐浴到中原王朝的恩德。
就像当年的淮夷、苗蛮一样,
融合到诸夏的体内,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上百年前的秦人,
尚且有强烈的开拓之心,
在西域建立了交南,
在域外复兴了嬴秦的基业;
又数百年前,
更有一群厌恶中原混战的先贤,前往域外建立了新夏!
作为后继者的大汉,
又凭什么固步自封,只沉浸在中原的繁华中呢
诸夏降临到这个世上,
生来就承担着教化万民,开拓万方的任务!
他们注定要不断的前进,不断的探索,
以中央之国为核心,
将小九州扩张为大九州,
真正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汉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王朝,
它的根基比秦朝要更加稳固,
它的统治比秦朝要更受拥戴,
如此,
大汉一定会做出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
它此时的君主就怀抱着这样的信念,
并且通过张骞、董仲舒这些人,
决心履行这种信念!
而张骞对此,也是满怀自豪的接受。
“打个赌吧!”
张骞突然转过头,对已经处理好猎物,正架着它往火上烤的堂邑父说道,“赌我的记录,能不能流传下去!”
“好啊!”
堂邑父随口应下,“赌赢了,去新夏路上的猎物,我全给你负责!”
“啧!”
“未来的事,你竟然拿眼下的情况当赌注,真是不诚心!”
“那我总不能拿手里的烤肉跟你赌吧!”
堂邑父警惕的背过身去,将手里的烤鸟拿远了些,担心张骞会突然跑过来,抢走他的晚饭。
天大地大,
吃饭最大!
张骞天使这段日子,拳打脚踢了好几个国主,闲了没事还要挥毫写下自己欺负西域小国的心得。
堂邑父不得不怀疑,
张骞就是贪图自己的烤肉,这才引诱他赌博的!
呵,
他才不上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