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王烁一路瞎得吧 解铃还须系铃人(1 / 2)
王烁不率军走陆地,非要拉着李定国去和郑成功一起坐船下江南。
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两个人看清那些江南朋党,道貌岸然的外表之下的真正丑恶嘴脸。
江南毕竟是李、郑二人的天下,要实现顺利接管,还得依靠他们的配合。
过去的时候,对于李、郑二人在江南施行改革失败的原因,王烁和宋献策曾经有过较深的探讨,基本看法一致。
他们之所以失败,真正的原因和明朝廷没什么差别,就是没有认清那些东林党人真正的面目。
他们还是和明朝廷一样,认为这些东林党人都是有学问的名士,都是好人,忠臣,治理天下当然要依靠他们。
恰恰是这个为社会所广泛接受的观念,使他们的改革完全南辕北辙,陷于被动。
平时李、郑忙于学习和打仗,没有太多时间,这会儿正好利用这行军的一个月时间,来给他们好好上一课。
再说在他们没有系统学习王烁的建国思想和真正经历过西北政府的军事、行政实践之前,你即便和他们讲这些大道理,他们也很难真正接受和明白。
这回他们理论有了,实践也有了,再同他们分析他们过去失败的原因,层层剖析东林党人是如何披上道德外衣,被江南社会上下层都奉做清士好人的,他们就更容易明白了。
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即便时至今日,有许多人,包括一些有名的学者,仍旧把这些党人奉若神明,大加讴歌,何况李、郑二人
江南党人的欺骗性可以流毒至今,要把他们从根上彻底拔除,困难是相当大的。
王烁必须要李、郑二人完全搞明白这些人的来龙去脉,和他们彻底划清界限,才利于他派到江南去的接收干部顺利接收江南各省的政权。
这些党人分布广泛,民间隐藏更是极深,里面不乏钱谦益、冒僻疆这样名声极好的名流。
新政府下江南之后,必然要损害到这些人的利益,他们不会甘于失败,将来一定会想尽各种手段来负隅顽抗。
设法争取过去他们的老主人,李定国、郑成功的可怜,是他们一定会施行的手段。
不先让李、郑二人彻底和他们决裂,从心里厌恶他们,不为他们的可怜相所动,新政府的政策就无法顺利施行。
王烁带着李定国跟随郑成功从天津港上船,一路向南航行。
在宽大的军舰上,三个人没有行军之苦,可以随心所欲的畅谈。
王烁就从党人的起源开始讲,起源的目的,如何为土豪富商利用,土地大户们又如何和朱家各王勾结,如何把党人拉抬到高位,层层分析,摆事实,举实例,讲道理,这一谈就是七八天啊。
党人的形成太复杂了,老余要在这里得吧下来,没有个几万字恐怕说不清楚,就不浪费各位大大的书币了,大家自己查资料脑补得了。
终于,李、郑二人完全明白了江南弊端所在。
为什么崇祯宁可死在北京也不去南京他知道自己去了南京党人的老巢,最终会被党人所控制,还是要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