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可怜文人难掌兵 错了一步步步错(2 / 2)
何腾蛟没多少兵,手底下兵最多的刘承胤,嫌永历给他的官小,还整天聊骚满腹,不服他。
他也乐得这帮流寇回来制衡一下刘承胤。
于是,一帮牢骚满腹的明军,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土匪,跟在清军背后,又杀回湖南来了。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这能好的了吗湖南人民不得不受二茬苦,遭二茬罪
虽然清军也杀人放火不是东西,可清军比起流寇来,已经算是菩萨了。
何腾蛟这个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好名声,实在是形势使然啊。
尽管“胡汉三”们不得百姓待见,尽管官军、土匪矛盾重重,但清军这时候士气低落,湖南大部分地区还是落到了何腾蛟手里。
清军稳定住军心,主帅博洛奉多尔衮命令反击。
如果没有其他变故,估计何腾蛟还是会被清军击败,流寇们还是会跑到深山里躲起来。
可这个时候,福建那面又变天了。这下清军四面受敌,忙不过来了。
福建原来是郑芝龙郑氏的天下。郑氏家族出身海盗,对福建百姓怎样,从百姓像湖南一样,帮清军打他们就可以看出来了,也不是什么好鸟。
郑芝龙和兄弟郑鸿逵让洪承畴给诳北京去了,清军趁势疾进,占领郑芝龙老家泉州安平。
那时候,郑芝龙的妻子,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松还在安平,未来得及逃出。
后来,这位田川夫人在郑家大宅子里上吊死了。
至于为什么上吊,是受了清军的侮辱,还是怕被侮辱,因而上吊,历史上没有确切结论。
郑芝龙投降满清的时候,他的大儿子郑成功因为受隆武帝朱聿键的赏识,赐“国姓”,不肯降清。
郑成功率军杀回安平,见母亲上吊,大恸。
据传,他亲自剖开母亲肚腹,为其洗净,重新缝合下葬,从此与大清势不两立。
父亲和叔叔在清军手里,郑成功兵少将寡,难于抗衡清军。
他一面出兵收拢四周盗匪,增加实力,一面应付前来劝降的清廷使节,拖延时间,增加自家实力,以图再举。
湖南、广东反叛的时候,他已经在大陆无法立足,被清军逼到金门海岛上去了。
南方四下里叛乱,王烁又在陕西拖住了清军留守八旗,使得清军无法增援南方战场,节节败退。
郑成功看到了希望,立刻兵出金门,向福建进军。
大清已经不是原来的大清了,让王烁给搅了个天翻地覆,各地降清官吏也不傻,看苗头不对,谁也不愿意为大清死扛,纷纷反水。
郑成功这个人比他爹要强,有文化,不劫掠百姓。
福建官民听说郑成功杀回来,沿途秋毫无犯,纷纷前来投效。
自金门出兵的时候,郑成功只有几千海盗,待他收复福建,军队增加到十几万人。
不听范文程的良言,多尔衮是错一步步步不错,这下福建也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