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目标——澳大利亚(1 / 2)
第四百三十章 目标——澳大利亚
帕特罗克勒斯在邦加岛建立了一个据点,留下1000人,因为这里槟榔特别多,因此起名叫槟港。这个岛屿起初没人在意,但是不久之后,有人在挖井的时候发现了这里含有锡矿,最后发现锡矿储量极其庞大(占世界总储量的17%),随后人们对东面的勿里洞岛也进行了探索,再次发现了巨量锡矿。在这之后,大量人口涌入,开始了大肆开采锡矿。
作为人类最早发现的几个金属之一,锡的应用很广泛。它可以用来铸造青铜器,青铜器坚实耐用、可塑性强,且可以反复翻修和加工,因此在古代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如青铜镜、铜壶、铜鼎等。但亚历山大指出了青铜的毒性之后,不在用于饮食器具。锡也可以用来铸造锡器,锡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易于铸造和加工,因此可以轻易打造各种日常用品和工艺品,如茶具、酒具、烛台等,由于具有防腐、防锈、耐热等特性,所以即使质地较软也还是受到广泛的欢迎。锡还可以用来制作颜料和涂料,可以使作品更加鲜艳和有光泽。锡在这个时代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制作各种药品,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等功效。锡还可以与其他金属如铅、锌等混合制成各种合金,用于制作各种工具和器械。由于锡不容易氧化,化学性质稳定,因而它还被用于制作各种包装用具,以便长期保存食品和物品。
在邦加岛对岸的苏门答腊岛上也建立了一个据点,由于这里河流密布,平原广阔,又是天然良港,就起名为巨港,这里留下了3000人。接下来舰队又来到爪哇岛,分别在岛的西北和东边的豁口内建立了两个据点两个据点,总共移民了6000人。
接下来又在东面的弗洛勒斯岛、松巴岛、帝汶岛、苏拉威西岛南部、东南群岛等地留下了6000人,这些留下的人主体都是来自习惯于热带地区生活的印度人、埃及人和少部分黑人,管理层则主要出自马其顿人、希腊人、埃及人或者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
其中,在苏拉威西岛东南部的移民,在随后的日子里发现了巨量的镍矿,虽然在其他地方如马鲁古群岛北部和新几内亚岛西部也陆续发现了镍矿,但苏拉威西岛的储量是最大的。古代镍的用途不多,但它防生锈和耐腐蚀的特性使得它非常适合用于铸币,其次可以用于合金的冶炼,以增强其耐热性、塑性和韧性。公元前200年左右,中国就开始使用镍来制造货币。
到了东南群岛之后,帕特罗克勒斯没有再向东挺近,他准备把新几内亚岛的探索工作留给瓦尔科斯,对这些岛屿的占领不是简单的建立一个据点,而是在岛屿的高地以及四周到处插旗,以便其他舰队或者商人过来的时候知道这里是有主之地,就很容易找到补给点。当然,发展到后期就是像在亚历山大港一样建造灯塔,引导船舶航行和驻足。
灯塔是位于海岸、港口或河道的一种塔状发光航标,尤其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灯塔的灯光可以为船舶提供导航,确保航行安全。它还可以标志危险区域灯塔常用来标志危险的海岸、险要的沙洲或暗礁,帮助船舶规避这些危险区域,防止海难的发生。灯塔还可以作为固定的参考地点,帮助船舶在晚上大概地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防止迷路。另外,灯塔也被用于军事防御和宣示主权,也象征着希望和守护,成为海洋上的守护者,为航海者们提供安全与安慰。